达任北伐军武汉行营主任。
吴佩孚逃到信阳后,他手下的心腹大将靳云鹗又联合国民军向他进逼,
他不得不退回郑州。这时,奉军又以援鄂为名,派大军杀向中州,显然要夺
他的地盘。吴佩孚这位显赫一时的孚威将军,终于把家底全输掉了,他不得
不放弃郑州,向四川逃走。
当北伐军在两湖与吴佩孚主力作殊死战时,吴曾檄调5 省联军总司令
孙传芳入湘应援。
但孙传芳其时正打着“壁上观”的主意,企图让吴军与北伐军先混战
一场,由自己坐收渔翁之利。不料,北伐雄师长驱北进,两湖转眼而定,孙
方如梦初醒,急调主力防守江西,另以一路进攻湘鄂,期捣北伐军侧后,进
而囊括两湖。然而,北伐军对进攻赣省早有准备,不待敌动,先发制人,在
两湖大局初定后,便提前实行占领赣、皖、苏、浙、闽,以消灭孙传芳的计
划。于是北伐军第一、二、三、六军成为攻赣主力,由蒋介石亲自率领,分
3 路向江西进攻,同时于9 月初檄调围攻武昌的李宗仁第七军赴赣,充作江
西战场左翼,沿长江左岸东下,进驻阳新,控制长江下游,巩固武汉,相机
进取赣北。
北伐军右翼军分自赣江两岸及赣西地区,向南昌进攻。9 月19 日,程
潜所部的第六军和王柏龄所部的第一军第一师,在南昌城内的省署警备队和
工人、学生的配合下,一举攻下了江西省会南昌。
孙传芳听到南昌失守后,大为震惊,立即命精锐部队第一、二、十方
面军从南北反攻南昌。9 月22 日,双方在南昌展开激烈争夺战,北伐军寡
不敌众,被迫退出南昌。
9 月23 日,蒋介石的总司令行营移到宜春,策定了收复江西的作战计
划,其要点以第三军全力及第一军之第一师协力攻南昌;以第六军主力攻永
修,一部策应南昌之攻击;以第二军之一部向峡江方面警戒,该军主力与第
一军之第二师攻取樟树;以第七军一部沿长江南岸警戒,该军主力攻占九江;
第十四军及第二军之第五师,攻击吉安。24 日,蒋介石下达了各部之攻击
命令。
李宗仁率第七军主力进抵横港,本应由此往武宁与程潜之第六军会合,
不料得报第六军已不在武宁,该处已有敌军把守。前面情况不明,后退之路
已断,友军不知去向,李宗仁恐再前进,地势于己不利,乃决计放弃进攻九
江,改道南下,寻找第六军。于是全军舍东而南,翻越羊肠山,向箬溪前进。
李宗仁已探知箬溪有敌军精锐谢鸿勋部2 万多人驻守,故采“先发制
人”战术,过山后即主动向箬溪之敌展开进攻。敌顽强抵抗,激战一天,战
况无进展。李宗仁即派预备队李明瑞部取迂回战术,自左翼隐蔽地带向敌阵
地右翼逼近,李明瑞部突然出现在敌右后方,并以雷霆万钧之势压向敌阵,
敌全线动摇,七军将士乘机呐喊冲杀而上,敌军全面崩溃,分向修水、德安
逃窜,七军将士奋勇追击,俘获近万人,敌主将谢鸿勋重伤后侥幸逃脱,后
因伤重,治疗无效而毙命。
李宗仁从缴获敌人文件中发现江西友军战况:第六军和第一军第一师
曾攻取南昌,得而复失。1 军第1 师师长王柏龄弃职潜逃,第一、六两军已
西撤,孙传芳军正在分途追击中。
李宗仁当机立断,决冒孤军深入的危险,继续率部东进。
10 月3 日拂晓,第七军到达德安郊外。德安城南有九仙岭、金鸡山拱
卫,城西北有一列岗峦可资防守,地形险要,据守条件十分有利。德安守敌
为孙传芳另一精锐卢香亭部,有近4 万人。卢闻谢部全军覆没,即加固了工
事,配有铁甲车数辆,载野炮十余尊,往来巡梭,布防十分严密。
李宗仁不惜一切代价,决心一战。指挥7 军向德安县城发起攻击。卢
部使用山炮、野炮、机关枪等各种武器,居高临下,向李宗仁的进攻部队猛
烈射击,枪声的密集,炮火的猛烈,较之贺胜桥战役有过之无不及。7 军将
士无一退缩,李宗仁亲自上阵督战。从拂晓至下午2 时,七军官兵伤亡已达
2000 余人,第9 团团长陆受祺阵亡,全团打得仅剩副团长、连长、排长各
一人。7 军将士仍然前赴后继,攻势未曾稍减。下午6 时,7 军左翼之陶钧
团在与敌数次肉搏后,冲破敌左翼,占据了南浔铁路桥,并迅速扩大战果,
自铁路桥南下,向敌纵深阵地冲击,敌阵线大乱。李宗仁立即指挥所部再次
向正面之敌发起猛攻,敌不支,弃阵而逃,渡河溺死者数百,未得逃跑被俘
或投降的达数千人,德安落入七军手中。
南浔铁路被李军截为两段,致使南昌之敌与九江之敌断了联络,赣南
之敌失却归路。
孙传芳急调九江、南昌守军反攻德安,已进入鄂东南的敌军也被迫回
援,这样李宗仁的第七军不仅在德安予孙军卢香亭部以重创,而且有力地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