歉。我们北洋派现在应该重新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南方赤党。”他的话赢得
了一片掌声。孙传芳又表示,他决心不回任了,把浙江、江苏和安徽都交给
部下去料理。
张作霖一拍大腿,大声道:“大丈夫处世光明磊落,岂肯乘人之危夺人
地盘!”孙传芳又道:“事到如今,就别再说什么地盘不地盘了,我情愿回浙
江,让出江苏来请鲁军接防,鲁军总部设在南京,以便指挥前方。”张宗昌
十分激动,大吼道:“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你不要把我张宗昌当成是不讲
义气的小人,我的军队开到浦口后,换乘轮船前往前线,决不经过南京。”“这
是各位看得起我孙某人,不过,为了统一指挥起见,目前应组织一个讨贼军
统率办事处,推举雨帅为全国讨赤总司令,本人愿听候调遣。”孙传芳说罢,
目光扫射各位将领。
众人赞同孙传芳的建议,会场气氛顿时变得极为活跃。会议公推张作
霖为联军总司令,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阎锡山为副总司令,杨宇霆为
联军总参谋长。
张作霖组织了安国军总司令部,并把总司令部迁到北京,改称大元帅,
又重新组织了内阁。
张作霖为了拉拢阎锡山,任阎的驻京代表田应璜为内务总长,又派人
将副元帅印信送到太原。
此时的阎锡山已看到国民党营垒的强大,由联合直奉军阀转而联合国
民党。奉系军阀对此深为不安,曾多次压迫,要阎协同继续对冯玉祥作战。
冯玉祥已公开投入国民党阵营,阎锡山认为对冯作战,无异作茧自缚。于是
他玩弄两手政策:一方面极为敷衍张作霖,一方面迅速与冯玉祥和南方国民
党人挂钩。阎派代表与冯玉祥多次磋商,终于在山西赵村成立了国民军与晋
军的联合办事处。
1926 年11 月30 日,阎锡山致电张作霖,推戴他为安国军总司令。
阎锡山派赵戴文去广州,1927 年1 月底,蒋介石提请广东政府任命阎
锡山为国民革命军北路总司令。6 月,阎锡山改换青天白日旗,晋军改为国
民革命军北方军。
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远东局举行联席会议,对国共合作的形势及政策、
策略作了研究,认为要发展农民运动,就不能再维持广东中派政权。不维持
中派政权有3 条路可走:一是迎汪倒蒋;二是汪蒋合作;三是使蒋成为一个
左派,执行左派政策。会议经过讨论之后,感到第一个办法太危险,现时正
在北伐,一旦去蒋,影响不好,而且继蒋而起的唐生智等,亦不可靠。他们
现在虽然反蒋,恐去蒋后,行动比现在之蒋还右。第三个办法进行亦多困难。
比较最好的是取第二办法,即迎接欧洲的汪精卫回国复职,汪蒋合作。
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的眼睛紧紧地盯住蒋介石、汪精卫、唐生智等,
完全忽视共产党自身的力量,及国民党左派和工农武装力量。
迎汪复职的主张提出后,蒋介石即派胡公冕到上海见陈独秀,请C.P
勿赞成汪回,汪回国后将为小军阀所利用和蒋捣乱,陈独秀回答说:“是在
下列3 个条件之下赞成汪精卫回来的:一是汪蒋合作,不是迎汪倒蒋;二是
仍维持蒋之军事首领地位,愈加充实,扩大蒋之实力作更远大之发展,决不
主张别的军人拥汪以倒蒋;三是不主张推翻党务整理案。
陈独秀主张军权归蒋,党政大权归汪,而共产党呢?陈独秀说:“我们
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共产党必须立脚于在野党地
位。”党权、政权、军权都一概不要,这个政策在共产党里得到贯彻。中共
中央要求江西一些担任地方行政职务的共产党员,必须辞职,或者退党。
迎汪复职的目的是削弱蒋介石的专权,不仅国民党左派拥护,那些出
于个人权力欲的右派分子也乐于接受。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和各省代表联席会
议,通过了迎汪复职案。
陈独秀的迎汪复职,纯属为他人作嫁的政策。因为共产党没有军权、
政权和党权,共产党夹在汪精卫和蒋介石之间,当均势一旦破裂,为他人作
嫁者往往会成为两方的牺牲品。
1926 年11 月8 日,广州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作出迁国民政府及中央党
部于武汉,并派出外交部长陈友仁、财政部长宋子文、交通部长孙科、司法
部长徐谦、苏联顾问鲍罗廷,以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宋庆龄、吴玉章、王
法勤等60 余人,先到武汉筹备。
12 月2 日,宋庆龄、鲍罗廷等一行60 多人乘船途经南昌,蒋介石身着
戎装,满面笑容地前来迎接,他显得非常谦恭、热情,和大家一一握手,表
示欢迎。但实际上,蒋介石反对迁都武汉,竭力主张迁都南昌,他提出的理
由是:政治应与军事配合,党政中央应与总司令部在一起。蒋介石的真正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