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春秋_刘凤舞【完结】(367)

  制。”陈独秀想通过军民联欢、输送在起义时缴获的枪械、补充士兵的办法,

  使当时比较左倾的薛岳部队能常驻上海,但机灵的蒋介石很快就把薛部调开

  了。

  陈独秀又决定以市政府与老蒋冲突,避免工人纠察队直接与他们冲突。

  而市政府委员们已是终夜徨徨,莫知所适。

  蒋介石像个鬼魂似的纠缠着共产党人,陈独秀和特别委员会委员们曾

  设想过各种方案,以对付这个魔鬼,但觉得既不能战胜他,又不能摆脱他。

  因为蒋介石攻击的主要对象仍然是旧军阀,同时又压迫工农群众运动;他在

  群众中有相当的威望,但人们并不了解他的底细。陈独秀提出过反蒋问题,

  但却没有公开揭露蒋摧残工农运动的罪行,发动群众向他作坚决斗争。陈独

  秀又害怕公开反蒋而导致联合战线的破裂。陈独秀面前是个阴险狡黠、令人

  捉摸不定的对手,苦思焦虑的结果,除了工人纠察队固守自己的阵地,再也

  想不出良计妙策。陈独秀智穷力竭,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困境。

  就在这个时候,万里之外共产国际发来了电报,指示中共“开展一次

  反右派运动。

  鉴于力量对比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我们不要仓卒进行斗争。武器

  不要交出,必要时须隐藏起来”。

  罗亦农看了这个电报,愤怒地把它摔在地下:“工人用鲜血和生命夺来

  的数千支枪也许是可以隐藏起来,可数千名纠察队员藏到哪里去?藏起来就

  能避免斗争和屠杀吗?这是自杀政策。”也就在这个时候,汪精卫从法国途

  经苏联,于4 月1 日回到上海。

  汪精卫一到上海,便被蒋介石、邓泽如、吴稚晖、钮永建、张静江、

  宋子文、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包围起来,并连日举行会议。蒋介石等提出两

  件事,要汪赞成:一是赶走鲍罗廷;一是分共。说共产党已提出打倒国民党,

  打倒三民主义的口号,并要工人冲入租界,引起冲突。他们甚至要求汪精卫

  留沪领导,并裁抑共产党的“越轨”行动。汪精卫原本是被蒋介石排挤出洋

  的,现在孤身一人在沪,不免心有余悸,而且他也不愿在蒋的麾下进行分共,

  他的目的地是武汉,因此他表示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不可擅变,同时为武汉国

  民党中央的行动辩护。

  会上发生争论,吴稚晖竟向汪精卫下跪,求其改变态度,并留沪领导。

  汪精卫给弄得措手不及,毫无办法,连忙逃避,退上楼梯,嘴里连说:“稚

  老,您是老前辈,这样来我受不了,我受不了。”在场的人为之啼笑皆非。

  4 月3 日,蒋介石发表通电,扬言“中正当专心军旅,? .所有军政、

  民政、财政、外交诸端,皆须在汪主席指挥之下,完全统一于中央,”他又

  向工人纠察队表示“断无缴械之理”,并向纠察队赠送“共同奋斗”的锦旗。

  蒋介石设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然而蒋介石的通电符合陈独秀过去的主张,党权、政权交与汪,军权

  交与蒋。处于困境的陈独秀本来就希望缓和与蒋介石的矛盾,现在他认为缓

  和的时机已经到来。因此,当汪精卫同他会晤时,汪将中共要打倒国民党,

  冲入租界一类话向陈提出质问。陈独秀力称决无此事,并亲笔起草了《国共

  两党领袖汪兆铭、陈独秀的联合宣言》,以解释谣传表明态度。

  陈独秀把宣言起草成之后,把自己的名字签在稍后面一点,前面留给

  汪精卫签名,并说:“在大报上很久不见我的名字了。”《汪陈联合宣言》于

  5 日见报。吴稚晖当面讽刺汪精卫说:“陈独秀是共产党的党魁,是他们的

  ‘家长’,他在共产党里领袖身份是无可怀疑的。但是,我们国民党内是否

  有这样的一个党魁或‘家长’呢?现在有人以国民党魁自居,恐怕也不见得

  罢。”说得汪精卫十分难堪,众人不欢而散。汪精卫于6 日秘密离沪赴武汉。

  蒋介石所以要求汪精卫留沪领导,是因为情况对蒋并不利,除上海工

  人武装悉数为共产党控制外,国民革命2、4、6、8 军等武装力量均已明确

  表态站在武汉政府方面,即便是蒋介石的心腹第一军中,也出现了严重“动

  摇”,第1 师师长薛岳、第21 师师长严重均有“左倾迹象”。而且军中不少

  中下级军官更是不服从调遣,甚至一些毕业于黄埔的军官,也成群结队来沪

  向“校长”质询,要求对发生的反共反工农行为作出解释,对此,蒋介石殊

  感沮丧,吴稚晖、张静江等相对欷歔。蒋介石若得不到李宗仁以第七军武力

  作全力支持,他要“清党”,就会激起剧变,不仅他的整个反革命计划难以

  实现,蒋的个人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李宗仁自打以“四校同学”结帮,自立门户的算盘落空后,唐生智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