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春秋_刘凤舞【完结】(4)

  尤列、杨鹤龄四人便在这里聚会。碰上刮风下雨,他们4 人干脆躺在一起,

  通宵达旦地畅谈,纵论天下大事,筹磋中国前途,抨击清朝的黑暗统治,提

  出“勿敬朝廷”的口号。孙中山说:“洪秀全未成而败,清人贬之为寇,而

  我们4 人的志向正如洪秀全一样,那么,我们4 人倒成了清廷的‘四大寇’

  了。”“四大寇”的称号由此传播开来。

  孙中山于1892 年7 月以全校之冠的优秀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英

  国籍教务长康德黎发给他西医书院第一名毕业执照,并授予他医学硕士学

  位。

  孙中山前往澳门镜湖医院任医师。几个月后,他自己开设了一间中西

  药局,单独行医。一些葡籍医生借口孙中山没有葡萄牙文凭,禁止他为葡人

  治病,不许各药房为其处方配药。孙中山便离开澳门,赴广州行医。

  孙中山在广州西关开设东西药局和医务分所,同时还在香山石岐镇与

  人合股开设东西药局的支店。

  孙中山行医,对贫者实行赠医赠药,一年仍然有1 万多元的收入。他

  在金钱面前丝毫没有动摇改造中国的决心,他“借医术为入世之媒”,从事

  “医国事业”的活动,与社会各阶层人士广泛接触。孙中山常对人说“官僚

  生活中的乌烟瘴气,犹如死海上的浓雾一样。满政府既借苞苴科敛、卖官鬻

  爵以自存,则正如粪土之壤,其存愈久而其秽愈甚,彼人民怨望之潮,又何

  怪其潜滋而暗长乎!华人之被桎梏纵极酷烈,而其天生之性灵,深沉之智力,

  终不可磨灭。”孙中山思考改造中国之策:要救国救民,就非要锄去恶劣的

  清朝政府不同。而要推翻清朝政府,决不是几人所能完成的。孙中山物色同

  志,把目光投向军队。广东水师广丙军舰年轻的管带程璧光患有胃病,找孙

  中山医治。孙见他是海军人才,估计以后必有大用,且他又是自己的好友程

  奎光的哥哥,有这一层关系,便决定结识程璧光“共任国事”。

  孙中山对程璧光说:“你的病需要每天早晨到野外散步,呼吸新鲜空

  气,方可治愈。”程璧光果真这么办了,孙中山陪他到郊外散步,借机谈天

  说地,批评时政,终于同程璧光结成朋友。

  孙中山同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旧友保持密切联

  系,又先后结交了左斗山、王质甫、魏友琴、程奎光、程璧光、程耀宸、周

  昭岳等志士。

  1893 年冬,孙中山考虑成立革命团体,他召集朋友们到广州雅书局内

  南园抗风轩秘密聚会,酝酿筹备成立一个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

  的“兴中会”组织。

  他们开始行动。陆皓尔、尤列、周昭岳合资在顺德县北水乡创办兴利

  蚕子公司,作为联络会党的场所。

  郑士良四处奔走,结纳会党,联络防营,门经既通,端倪略备。

  但是,要立即组织武装暴动,推翻清廷,仅仅依靠十几个朋友,而这

  些朋友除程璧光、程奎光是海军军官外,其他人都是手无寸铁的书生。孙中

  山反躬自问:“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此路不通。他转而把目光射向清朝政

  府中“识时务”的大臣李鸿章,如果李鸿章能够接受自己的主张,也未尝不

  可挽救贫弱的中国。

  李鸿章当时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手握军政大权的汉族重臣,

  他经营“自强求富”的洋务及海军30 多年。香港西医书院的康德黎博士称

  他是“中国之俾斯麦”。李鸿章曾通过康德黎向孙中山表示:“同意孙中山进

  京候缺。”1894 年1 月,孙中山悄悄地回到了翠亨村,关起门来,用10 天

  时间,埋头写了6000 字的《上李鸿章书》。

  孙中山在陆皓东的陪同下,从广州乘轮船前往上海。在那里,他们拜

  访了郑观应、王韬。郑观应立即给老友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写了一封介绍信:

  敝邑有孙逸仙者,少年英俊,曩在香港考取英国医士,留心西学,有志农桑

  生殖之要术,欲游历法国讲求养蚕之法;及游西北各省履勘荒旷之区,招人

  开垦,免致华工受困于外洋。其志不可谓高,其说亦颇切近,而非若狂士之

  大言欺世者比。兹欲北游津门,上书傅相,一白其胸中之素蕴。弟特敢以尺

  函为其介,俾其叩谒台端,尚祈进而教之,则同深纫佩矣。

  孙中山和陆皓东兴冲冲地乘船赶到天津,盛宣怀正在天津筹办东征转

  运。

  盛宣怀接到介绍信,在信封上手批:“孙医士事。”介绍孙中山等往见

  李鸿章。

  李鸿章传出话来:“等打仗完了以后再见吧。”上书改良成为泡影。

  1894 年夏秋,孙中山和陆皓东漫游京、津,以窥清廷之虚实。

  在天津,他们“窥”到李鸿章的底细:李由于“军功”,在外国人的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