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勇猛善战的,可以一呼百应,指哪打哪!”“在未杀尽红军、捉尽共匪之前,
决不准轻言抗日,‘攘外必先安内’是既定国策!
你们绝不可被共匪盅惑,要坚定信心。明天我去王曲军官训练团训话,
我相信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官兵深明大义,会服从党国的利益的!”10 月27
日上午,蒋介石身着陆海空大元帅蓝呢军礼服,帽子前沿竖着五六寸长的白
旄,腰悬三四尺长的指挥刀,手带白手套,由张学良、杨虎城、邵力子陪同,
在军乐队的伴奏下,走上主席台,对校级以上军官训话:“革命军人要明礼
义,知廉耻,要孝顺父母,为国尽忠,服从长官,这是革命军人的本份。我
们最近的敌人是共产党,为害也最急;日本离我们很远,为害尚缓。如果远
近不分,缓急不辨,不积极剿共,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本末倒置,
蓄奸养贼,便不是革命,这样的军官,党国是要严厉制裁的。东北军和十七
路军当前任务,第一是剿共,第二也是剿共,第三还是剿共。剿共是你们唯
一的、光荣的任务!
… …”蒋介石言词滔滔,台下却议论纷纷,秩序大乱,一片哗然。蒋见
势头不妙,讲话便草草收场,阴沉着脸,谁也不理睬,匆匆穿过人群,直奔
汽车。张学良留他吃饭,蒋面带怒容地回答说:“不吃,不吃,现在就走。”
蒋走后,众人议论纷纷,这个说:“蒋简直是胡说八道!”那个讲:“作为领
袖,国难当头,不讲抗战,只讲打内战,安的是什么心哟!”还有人说:“他
的所做所为与卖国贼没有两样!”蒋氏特务贴出“安内攘外”的标语,有人
将其涂改为“按内让外”,以示讽刺。
王曲军官训练团是张、杨准备抗日,培训军事干部的场所。蒋在那里
大放厥词,激起军官们极大愤慨,张学良为了息事宁人,对受训军官们说:
“蒋的讲话,主要是对我说的,不是对你们,希望你们安下心来,我们应当
有最大的忍耐和克制,小不忍则乱大谋。”10 月29 日,蒋介石以“避寿”
为名,去洛阳西宫军校住了一个多月。他在那里加紧“剿共”部署,调兵遣
将,内定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前敌总司令,卫立煌、朱绍良、陈继承等人
是各路军总指挥;他下令在西安、兰州扩建飞机场,容纳100 架轰炸机,供
战时使用。
张学良思忖:原以为凭自己与蒋多年深厚交谊,能够说服蒋停止“剿
共”,共同抗日,结果竟如此冷酷,他深感失望、愤懑。还有什么办法去说
服委员长呢?他想起10 月31 日是蒋介石50 大寿的庆典,何不趁此良机,
邀请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一起去洛阳向蒋介石进言。想到这里,遂吩咐
秘书给太原发报,请阎锡山先到西安,然后同去洛阳给蒋委员长祝寿。
张学良曾在1936 年4 月29 日去太原,向阎锡山介绍了他同周恩来在
延安会面的情况,建议阎锡山以积极姿态与共产党联络,争取合作,阎表示
同意。5 月27 日,张学良偕杨虎城再次赴太原,与阎具体商谈联共抗日计
划。中共中央也托人向阎锡山表达联合抗日之意。阎锡山审时度势,下决心
与共产党谈判,请中共派代表来太原会谈,中共中央便派彭雪枫、周小舟去
山西,他们说明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阎锡山表示:要救中
国,除照共产党的办法,再没有第二个办法。
9 月初,阎锡山派郭挺一去北平,邀请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薄一波去太原
“共策保晋大业”,以此表示他同共产党和解的诚意。薄一波随即入晋,他
首先向阎锡山提出停止迫害共产党人的要求,经过多次会谈,终于使王若飞
等一批被囚禁的著名共产党人获释。
薄一波等一批共产党员进入由“暑期健身团”改建的“军政训练班”
任职:薄为政训处组织科长,宋劭文为宣传科长,刘岱峰为训练科长兼主任
干事,杨献珍为研究室主任。
薄一波、宋劭文等还担任了山西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组织——
牺牲救国同盟会委员。该同盟会在数月内发展会员100 万。中共中央北方局
决定由薄一波、杨献珍等组成“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同阎
锡山多次谈判,达成3 项协议:(1)取消山西以反共为宗旨的反动组织;(2)
取消对陕北苏区的封锁;(3)组织抗日的民众团体,发动民众开展抗日运动。
张学良给阎锡山发去邀请一同赴洛阳的电报,阎锡山欣然同意。张学
良的专机第二天就把阎锡山接到西安。张学良、阎锡山、杨虎城彻夜长谈,
约定利用去祝寿之机劝谏蒋介石。
张、阎同车赴洛阳,张学良因有阎锡山的同情和支持,情绪甚为兴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