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同谈妥了,这样犹犹豫豫僵持着是有危险的,是军事上最忌讳的。”于学
忠接着说:“我看还是根据鼎芳(王以哲)的意见,和就和了罢。要打,我
的队伍在兰州一下子拉不过来。”何柱国表示同意王以哲、于学忠的意见。
杨虎城道:“从道义上讲,应当主战,我们十七路军是不打算撤退的。
现在张副司令不回西安,我是压不住阵的。我们十七路军在捉蒋、放蒋以至
释放军政大员、放走飞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跟东北军兄弟采取一致行动,
现在又怎么能例外呢!既然你们现在坚持撤兵,我们就听从你们的意见,和
平解决罢。”周恩来很为难地说:“我们以你们两方的意见为意见。不过我想
提请你们双方都要高度注意自己内部的团结,耐心说服你们的部下,否则,
恐怕还会生出枝节,形成想不到的风波。”少壮派群情激愤,孙铭九、苗剑
秋、应德田、何镜华、刘启文、邓玉琢、于文俊、商亚东、文英奇、杜维纲,
王协一等等36 人于2 月1 日晚聚会。他们认为不救张学良的不是杨虎城,
也不是中共代表团,而是东北军的将领王以哲、何柱国。于是他们遂作出决
定:于文俊带一排人枪杀王以哲,商亚东、王协一带一排人枪杀何柱国,派
人杀害宋学礼、徐方、蒋斌等,派人看守住于学忠,阻止他飞返兰州,同时
在街道贴出除奸标语。
2 月2 日凌晨,于文俊带领一排人奇袭王以哲住所,于文俊带着排长闯
进王以哲卧室。
病在床上的王以哲听见枪声,手枪又不在身边,情知不妙,索性坐起
来。于文俊对王以哲拱拱手:“军长,学生对不起你了!”举枪对王以哲连发
十几枪,王以哲身中9 枪而亡。
商亚东、王协一带人去何柱国住所,结果扑了个空。原来何柱国见局
势严重,怕被少壮派暗杀,便躲在杨公馆内,请杨虎城保护。
少壮派数人又冲进周恩来的办公室。周恩来见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
便明白了来意。
他霍地站起来严厉训斥道:“你们要干什么?你们以为这样干就能救张
副司令回来吗?不!这恰恰是害了张副司令。你们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
军,你们在做蒋介石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们是在犯罪!”这几个青年军官
气焰顿敛,低头不语。周恩来又进一步开导他们认错。他们自觉惭愧,流着
泪跪下认错请罪。
王以哲被杀,谣言蜂起。国民党特务恶意挑拨,说少壮派杀王是受共
产党指使的,共产党要杀一批军长、师长,打出红旗。
周恩来不顾个人安危,带着李克农、刘鼎来到王以哲的家里,这时离
王以哲被害只有一个小时,他们是最早赶到的,家中乱成一团。周恩来安慰
王夫人说:“王将军是东北军的元老功臣,也是我们党和红军忠诚的朋友。
是他最早沟通了我们和张将军的关系,亲自参加我们和张将军的延安会谈,
在这次兵谏中,他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友情我们党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他
的功劳,中国人民也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他不幸被杀,这不仅是东北军的损
失,也是全国老百姓的损失!”周恩来边说边流眼泪。说完便迅速帮助搭起
灵堂,料理后事。这消息传出后,东北军高级将领深受感动,解除一些人对
共产党的误会。
王以哲被害激起东北军官兵的愤慨,驻防在渭南的东北军立刻调转枪
口向西安开拔,前锋到达临潼。他们提出:孙铭九等必须离开西安。
杨虎城同周恩来派人找孙铭九等,问他们何以自处。孙铭九、应德田、
苗剑秋经过彻夜商量,提出3 个方案:第一,他们3 人引咎自戕;第二,自
首投案,听凭处理;第三,将他们送到红军中去。周恩来考虑到少壮派在发
动西安事变中是有功绩的,他们错杀王以哲的动机还是想拯救张学良,不能
随便牺牲他们,毅然地决定不避袒护少壮派的嫌疑,把他们送到红军驻地。
周恩来遂派刘鼎护送应德田、孙铭九、苗剑秋、文英奇以及同志会的几个人
去云阳镇。
何柱国密令缪澄流、刘多荃分头对少壮派进行严格搜捕。于文俊被剖
腹挖心,已晋升为少将旅长的高福源与枪杀王以哲之事毫无关系,刘多荃却
认定他是少壮派,即派人将他暗杀。这位有胆有识的爱国将军,不明不白地
牺牲了。
蒋介石很快将东北军的几个军调往豫南、皖北、苏北地区,驻地分散,
不相统属,均直接归军政部管辖,从而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蒋介石因兵谏刚刚过去,不便立即公开地对杨虎城下毒手,他一方面
差顾祝同对杨甜言蜜语,拉拢言欢、缓和对抗情绪;另方面以极其隐秘的方
式布置特务,寻找第三者暗杀杨虎城。
陈立夫找到曾被杨虎城枪毙的西安大绅褚小毖之子褚龙吟谈话,极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