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春秋_刘凤舞【完结】(557)

  设想的。云南是后方的一个大省,又是重庆通往国外的主要门户,滇缅公路

  是当时国外物资供应的交通线,昆明机场成为飞航重庆、香港和印度间最忙

  碌的中国机场。云南的向背,关系到整个抗战全局,也直接影响到蒋介石集

  团的统治地位。蒋认为,非得要做好龙云的争取工作不可。

  李根源根据蒋的请求,首先跑到云南。李是国民党元老,是云南军政

  界老前辈,在云南颇有威信。李又是龙云的老师,龙云对他十分敬重。李劝

  龙云道:“若你发出通电,中央的飞机就轰炸你,你首先被解决无疑。”龙云

  问:“依老前辈的意思,应如何办呢?”李根源道:“你这个通电不发就行了。

  你没有行动,中央也不会追究,你就无事了。”唐生智也奉蒋介石之命来到

  昆明。唐曾是汪精卫军事上的主要支持者。他把自己在1927 年和1929 年跟

  汪精卫吃亏上当的经过详详细细地告诉了龙云,要龙云警惕,他说:“汪为

  人善辩多变,生性凉薄,对人毫无诚意,尤喜玩弄军人。”并告诫龙云:“民

  族大义,千古是非,在抗战其间,忠奸不两立。”唐生智、李根源等人的劝

  告,使龙云面对现实,最终未按汪精卫集团的愿望而行,而广东的张发奎以

  及广西、四川的地方实力派,也都继续留在抗日阵营中,使汪精卫一伙的如

  意算盘未能得逞。

  日本首相近卫得知汗精卫一伙逃到越南河内,遂于12 月22 日晚,在

  他的办公室内举行记者招待会,宣读了一个长约十分钟的声明,他宣称:“日

  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相互善邻友

  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这便是所谓的近卫“三原则”声明。“善邻友好”,

  就是要中国停止抗日的行动,承认“满洲国”,并与之建立“完全正常的外

  交关系”;“共同防共”就是签订日华“防共协定”,中国承认在防共协定有

  效期间,“在特定地点驻扎日军”,并以“内蒙地方为防共特殊区域”;“经济

  合作”,不仅要承认日本人在中国有居住、营业的自由,而且特别在华北和

  内蒙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上,积极地向日本提供便利”。

  汪精卫集团收到近卫声明全文后,由汪精卫起草声明响应。周佛海、

  陈公博、陶希圣等携汪之声明由河内飞往香港,要在香港公开发表汪之声明。

  根据临行前汪精卫的嘱咐,他们3 人一下飞机,由陈公博出面,将电

  文交给当时在香港闲居的顾孟余,希望能得到顾的支持。不料,当顾看完以

  后,表示坚决反对,道:“这电文万万不能发,这是既害国家又毁灭自己的

  蠢事。我马上去电力争,未得汪复电之前,千万不要发表。如怕失误,一切

  由我负责。”顾孟余本为汪精卫改组派的首领之一,曾任国民政府铁道部长、

  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38 年3 月又担任了国民党宣传部长,但始

  终并未莅任视事,而是飘然远行,蛰居香港。因此其职务只得由周佛海代理。

  他对汪精卫出逃前暗中通敌的详细情况,一无所闻。他同汪精卫有很深的历

  史关系,他和陈公博长期以来为汪的左右手。这次顾孟余能明民族大义,极

  力反对汪发投敌声明,并随后即离开香港回重庆,比之陈公博虽不同意汪与

  日谋和,却仍随汪离开抗日阵营,后来终于落水当了大汉奸,实相迥异。

  陈公博听了顾孟余的话,就去找周佛海商量。

  周佛海自河内到香港后,就住在九龙塘约道5 号一幢清水砖瓦砌成的

  独立式小洋房里。

  为了安全起见他雇了两个彪形大汉,一个手拿汽枪,一个身备匕首,

  日夜守卫在门口。

  陈公博到了周家,将顾孟余的话转告给周佛海,周害怕自己的主张告

  吹,不禁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如果因为顾孟余一

  人反对就不依期发表,那就散伙好了。顾孟余不过是一个部长,我难道就没

  有当过部长吗?怎么可以由他一个人反对就推翻一切,连电报也压住不发

  呢?”陈公博夹在周佛海和顾孟余之间,感到左右为难,但他毕竟是个老政

  客,将电报交给林柏生,让林去处理。

  林柏生在1924 年就担任过汪精卫的秘书,成了汪的亲信。抗战爆发后,

  林柏生奉命带了《中华日报》主要成员来香港,出版《南华日报》,并兼任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特派员,创办“艺文研究会”国际编译社。当陈公博将顾

  孟余的意见告诉林柏生时,林就干脆地说:“我不管顾孟余说什么,由你交

  给我的汪先生信等于是他的命令,他命令我29 日发表,我只知道遵办。如

  果要改期,除非有他的命令。”汪精卫的声明称为《艳电》,是因29 日的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