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的地雷战术,不仅做到“敌到雷到”、“敌未到雷先到”、“敌不到
叫敌到”,而且能使游击组和爆炸组密切配合,边打边埋,随机应变,使敌
人心惊胆战,草木皆兵。
1941 年之后,日军更加紧了对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进攻。日军在平汉铁
路西侧构筑了3 道封锁线,企图割断我太行区与冀南区、冀鲁豫区的的联系。
在冀南、冀鲁豫平原地区,日伪军以纵横交叉的公路、碉堡、封锁墙,将根
据地分割成许多小块。
十八集团军总部命86 旅、决死1 纵队、212 旅组成太岳纵队,陈赓任
司令员,薄一波任政委,纵队兼任太岳军区工作,军区下设6 个军分区。于
是,陈赓、薄一波便在根据地、边区组织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自卫队、
武工队相结合的游击集团,与敌展开斗争。
日寇集中3 万多人,对太岳区进行所谓“铁壁合围”、“电击反转”的
大扫荡。太岳军区以主力分遣作战、广泛开展游击活动,内线外线积极配合,
进行反“扫荡”作战。
在不到1 个月之内,毙伤日伪军1360 余人。
日寇把“扫荡”的中心移到太行区,使用“捕捉奇袭”战术,以优势
兵力连陷黎城、洪水镇、蟠龙镇、涉县等。我军民以游击战、麻雀战、地雷
战杀伤敌军。敌退出涉县。
不久,日寇以“电击反转”战术复占涉县,并沿清漳河向北猛犯,指
向黄崖洞。
黄崖洞是太行根据地腹心地区。沟壑两边土黄色的石壁拔地而起,犹
如刀削斧劈一般,抬头一线天,低头难伸拳,地势极为险要,这里军事上叫
“南口”,“纵深千米,纡曲回环”,俗称“瓮圪廓”。从那里沿着右侧嵴往上
走,可达制高点起马站、桃花寨。
过桃花寨,前面有一座两厢对峙的天然石台,一道飞瀑从三四丈高的
石礅上跌宕而下,隔绝去路。横放一架云梯,方可通行,故取名断桥。过了
断桥天险,葫芦形的黑山沟豁然开朗,穿过金石坪,便到沟口上。沟口一分
两岔,左通水窑,有泉有土,兵工厂设在这里。左边是黄崖主峰,崖畔上有
个天然石洞,洞内设军火仓库。沿着沟下那条小路,可到西北的左会山垭口,
是黄崖洞通武乡的唯一通道,八路军特务团一部担任警戒。
日军第36 师团主力5000 余人,在第4、第9 混成旅团一部配合下,分
数路向黄崖洞、桃花寨、水腰山猛攻。我特务团1000 人奉命坚守阵地。敌
以炮击、兼施放毒气,久攻不克。次日,敌强攻水腰南陵口、桃花寨东南阵
地,死伤200 余人,不克。第三日,敌集中炮火向桃花寨、南陵口阵地猛攻,
血战竟日,反复冲杀,死伤300 余人,仍不克。第四日再战,死伤600 多人,
大败而退。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命769 团、772 团、新1 旅2 团、14 团在黄崖
洞与黎城间的三十亩、曹庄一带设伏。狡猾的日军虽多次派出侦察开路,但
伏兵与山川混为一色,他们无法察破。日军大部队像一群凫鸭一样进入伏击
圈,顿时枪声四起,弹如急雨,敌人丢下了500 多具尸体,狼狈窜回黎城。
左权命部队乘胜猛追,收复了黎城。
1942 年5 月24 日,日寇兵分数路并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将八路军总部
及直属机关部队包围在桐峪、尖庙、周家垴、南艾铺地区。八路军总部和北
方局、党校、报社的大队人马,集结在南艾铺、高家坡一线山沟里,四面都
响起激烈的枪声,日军采取“张网捕鱼”、“纵横合击”的战术构成包围圈,
并统一控制包围部队的前进速度,以防止八路军乘隙突围。各路分散部署的
敌军指挥官为协同策应,都掌握着相当数量的机动部队,进行突然急袭。日
军独立飞行的红头飞机,围着总部转移的高山深沟轮番俯冲投弹。日军在窑
门口、南艾铺、十字岭、挖拉铺东峪一线摆下“铁环合围”阵。
八路军总部供给部门的上千匹骡马在敌机投弹、扫射情况下,惊跳起
来,有的负伤倒下,有的吼叫,有的挣断缰绳在沟上乱窜。熙攘无序的机关
人员被骡马与辎重堵在山沟里,左权见状,急忙跳上一匹黑骡,兼前顾后地
把混乱了的机关队伍迅速集合起来,加快行军的速度。
彭德怀、左权决定分路突围,左权率司令部和北方局机关人员为第一
纵队,沿清漳河以东,由南向北突围;罗瑞卿率野战政治部直属队和党校、
新华日报社为第二纵队,由政卫连掩护,向东南方向突围;后勤部为第三纵
队,由杨立三率队向东北角突围。
日军发现八路军分路突围,快速紧缩包围圈,密集的炮弹、子弹向突
围队袭击。彭德怀没有立即突围,左权见情况万分危急,命作战科长王政柱
和两位作战参谋,随彭总一起突围,并命1 个警卫排掩护,彭总见还有不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