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的是军队和解放区的问题。双方意见十分悬殊,相持两周,仍无进展。为
了打开僵局,中共作了让步。
周恩来说:“关于军队数目,赫尔利大使拟议中央与中共军队之比数为
1A5,我方以此比例考虑,愿让步至1A6,即中央现有263 个师,我方应编43
个师;如果中央军队缩编为60 个师,中共军队应为10 个师;中央军队如缩
编为120 个师,中共应有20 个师。我方拟将海南岛、广东、浙江、苏南、
皖南、湖北、湖南、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等8 个地区的军队撤退,集中于苏
北、皖北及陇海路以北地区,此为第一步。第二步再将苏北、皖北、豫北3
地区之军队撤退,而将中共所有之43 个师集中驻防于山东、河北、察哈尔、
热河与山西之大部,绥远之小部分,与陕甘宁边区等7 个地区。至于解放区
亦随军队驻地之规定而合一。”国民党政府仍不肯接受。他们说,中共军队
编制至多不能超过5 个军16 个师;即令要设置行营一类的机关,也只可由
中央按照军队指挥系统,予以适当的名义,以便统帅指挥。至于解放区的民
选政府问题,应成为过去,解放区应取消,全国政令必须统一。
中共代表为避免和谈破裂,采取十分克制态度,在解放区问题上再作
让步。提出冀、鲁、察、热4 省与陕甘宁边区之主席由中共推荐;山西绥远
两省之副主席,天津、北平、青岛之副市长,也由中共推荐;苏北、皖北、
豫北之地区,中共军队撤退前,其专员、县长由中共委任;北平行营由中共
主持,并仿东北行营例,设政治委员会,由中共负责。
国民党代表仍不肯接受,说:“中共军队悉数撤退至黄河以北,而据有
黄河以北之地区,岂非分疆而治,欲三分天下有其一?中共方面如有何人堪
任省主席,何人堪任厅长、委员,尽量开列名单,请中央量才任用,切不可
指定何省应划归中共推荐何人任主席、厅长、委员。兄等所提华北4 省主席
应由中共推荐,省政由中共主持,此何异割据地盘?”周恩来大怒,斥责道:
“今日我等之商谈,系出于平等之态度,然而国民党之观念是自大的,是不
以平等待中共的。故国民党及其政府皆视我党为被统治者,自西安事变以来,
即一贯如此。现在政府尚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我们何能将军队、政府交与一
党政府。因此,政府今日欲求达到统一全国军政之理想,必须采取民主之方
式,循一定之步骤,而非可一步登天,一蹴即就。”赫尔利除极力为蒋介石
出谋划策外,又找毛泽东谈话说:“中共党交出解放区,要么承认,要么破
裂。”毛泽东不慌不忙地答道:“不承认,也不破裂,问题复杂,还要讨论。”
中共为了打破僵局,再一次让步,提出:“在解放区重新进行县级民选,选
出县长与县参议会,凡一省或一行政区有过半数县已实行民选者,由县参议
会产生省参议会,省参议会选举省长与委员。呈请中央加委。”蒋介石又加
拒绝:“对于中共的新方案,我不答应。”周恩来、王若飞不得不在22 日中
断同国民党的谈判。
第十五章 边谈边打
周恩来向各党派、国民党内的民主派和文化界、新闻界、产业界、妇
女界等,说明导致谈判陷入僵局的真相,赢得他们的同情,普遍认为中国共
产党已做到仁至义尽,为共产党鸣不平。
蒋介石一面邀请毛泽东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一方面以武力进犯解放
区,形成国共两党边谈边打的局面。
蒋介石在重庆谈判的第二天,即密令大量印发反动的《剿匪手本》。9
月初,蒋介石令绥远的傅作义部沿平绥路进攻察哈尔解放区,迫近张家口;
命令阎锡山部队沿同蒲路侵入晋东南解放区的上党地区。9 月中旬,我军起
而自卫,击退了傅作义军,俘虏了大批官兵。10 月初,刘伯承、邓小平根
据毛泽东的部署,指挥部队一举歼灭了阎锡山的3.5 万人。这两次战役的
胜利,粉碎了蒋介石和谈掩护下的军事冒险阴谋,加强了中共在重庆谈判中
的地位。
蒋介石也看到,高压是无法使中国共产党屈服的,而这次谈判为举世
所瞩目,如果谈判破裂或无结果而散,向国内外难以交代,且国民党军队在
前线又吃了败仗。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取缓和态度。
国民党代表不得不在谈判中断的第三天,找周恩来表示要重开谈判。
中共方面再次表示,在公平合理整编全国军队的条件下,中共军队缩编到24
个师,至少20 个师的数目,国民党方面表示可以考虑中共军队缩编为20 个
师的意见。至于军队驻地问题,可由中共方面提出方案,讨论决定。双方商
定:为具体计划解决军队整编有关问题起见,组成3 人小组,中共方面代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