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队,为什么打不动?”杜动气地说:“打仗不是纸上谈兵,画一个箭头就
可以到达目的,胜败要靠两军的实力!”邱清泉兵团的第七十四军,于16 日
奉杜聿明之令,由潘塘镇经双沟向土山镇方向解放军侧背迂回攻击。不料74
军刚一行动,即遭到解放军的顽强狙击,激战终日,不仅未越雷池一步,而
且第一线部队全部溃灭。邱清泉在电话中告急说:“74 军垮了,请调72 军
增援。”从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粟裕、谭震林施用诱敌之计,令解放军一部突然向东南撤退,杜聿明
闻讯,错误认为解放军已被击溃,遂下令全线追击。刘峙欢喜若狂,一面向
蒋介石报捷,一面令人通知各机关鸣鞭炮庆祝。《徐州日报》刊登出刘峙致
各省主席告捷电报。顾祝同、何应钦发表谈话,为黄伯韬吹嘘,说解放军在
碾庄伤亡5 万人,伏尸遍野,碾庄固若金汤!国民党中宣部长奉蒋介石之命,
带了一个代表团到前线慰问,不论官兵,一律犒赏金元券3 元以资鼓励。
就在南京和徐州吹吹打打欢庆“胜利”的时候,国民党追击部队与解
放军激战一昼夜,死伤惨重,增援的各兵团均伤亡过半,被围困的黄伯韬兵
团也于11 月19 日失守碾庄,第四十四军和100 军全部被歼,只剩下25 军
残部和64 军主力据守大院上、尤家湖、小费庄等8 个村庄,危在旦夕。黄
伯韬请求援军火速驰援,否则只有“来生再见了!”刘峙、杜聿明乃命72 军、
战车团救出黄伯韬。
72 军军长余锦源夸口说:“请总座放心,大许家离碾庄圩只有30 里,
大炮炮火已能相接了,我可以一连打下几个村庄,打过大许家,单刀直入,
解黄伯韬之围。”战车团团长更说:“我亲率战车团,誓解黄伯韬之围。如果
步兵跟不上,我的战车团也能单独打到碾庄去!”次日,两个吹牛大王率部
苦战一日,被解放军打得狼狈不堪,叫苦不迭:“我们牺牲惨重,再也不能
攻了。”11 月21 日黄昏,解放军对大院上黄伯韬之残部发起总攻,激战到22
日晨4 时,大院上附近村落国民党残部皆被歼灭。黄伯韬、陈士章、刘镇湘
等见势不妙,决心各带一部分人向西突围。黄伯韬刚出茅棚就被击毙,其他
人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至此,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彻底获胜,共歼国民党有生力量17.8 万多
人,约占整个淮海战场敌军兵力的1A4,解放了广大地区,使山东、苏北两
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断绝了徐州和蚌埠之敌的联系,控制了津浦路南段近200
里铁路线,使徐州之敌完全陷于孤立地位。
淮海前线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在淮北小李家的作战室内,策
划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以歼灭黄维兵团为目的的计划。11 月14 日,总前委向
中央军委致电:“如敌(指黄维)出永城和宿县,我以集中1、2、3、4、6、
9 及华野3、广共8 个纵队,歼击黄维为上策。因为黄维在远道疲惫,距离
后方之运动中,只先来3 个军7 个师,其中强者只有3 个,我军也能适时。”
11 月19 日,总前委再次致电中央军委:“最好力争迅速歼灭黄伯韬,尔后
将主力集中于徐东徐南,监视邱、李、孙3 兵团,争取休息10 天半月,同
时以尚未使用之5 个纵队或3 个纵队用于南线,协同我们歼天黄维、李延年,
这个步骤最为稳当。”总前委给中央发的电文的署名,次序有个规律:刘伯
承起草的,署陈邓刘;陈毅起草的,署刘邓陈;邓小平起草的,署刘陈邓。
毛泽东认真研究了来自淮海前线的电波,决定让中野全力打黄维,而
由华野第六纵队接替中野第九纵队,负责对付李延年兵团,华野粟裕、陈士
榘、张震也致电中央军委,表示完全拥护中央和总前委的决定。
黄维兵团共辖4 个军,即第10、第14、第18、第85 军,另外还有一
个快速纵队,总兵力约12 万人,兵团4 个军几乎都是蒋军嫡系。该兵团自
从11 月8 日奉命离开河南确山,日夜兼程向徐州方向前进,沿途虽受解放
军阻击,但一直没有停止前进。黄维十分得意,心想我的兵团在战场上左右
闯荡似乎无人敢撄其锋。其实总前委巧妙用兵,将黄维兵团步步诱入囊形阵。
总前委向中央军委恳请:
歼击黄维之时机甚好,而李延年、刘汝明仍迟迟不进,因此,我们意
见除王、张11 纵队外,请粟、陈、张以两三个纵队对李、刘防御,至少以
4 个纵队加入歼黄维作战。
只要黄维全部或大部被歼,较之歼灭李、刘更属有利。如军委批准,
我们即照此实行。
仅过十几个小时,毛泽东便复电总前委:
(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
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