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30 日给华北前线发去“大捷电”: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薄一波诸同志及东北人民解放军、华北人民
解放军全体同志们:
我强大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在占领沈阳完成解放东北全境的伟大任务以
后,迅即向华北前进,与华北人民解放军会合在一起,以出敌不意的手段,
逐一分割和包围傅作义系统全部敌军,并在短期内歼灭了敌正规军14 个整
师,解放了山海关、秦皇岛、滦县、唐山、芦台、军粮城、古北口、密云、
怀柔、顺义、通县、张家口、张北、万全、怀安、宣化、涿鹿、新保安、怀
来、南口、昌平、门头沟、南苑、丰台、宛平、长辛店、良城、重镇及广大
乡村,使北平、天津、塘沽3 处的敌军陷入我军的重围之中,如不投降,即
将全部被我歼灭。凡此伟大战绩,深堪庆贺。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为全歼匪
军解放平津而战!
敌人西逃虽成泡影,但从海上南逃仍有可能。为此,中央军委电令东
北野战军务必刻不容缓地攻克塘沽、天津,切断敌人南逃之路。
在平津前线总部里,林彪披着狐皮领的日军呢大衣,悄然无声的坐在
桌前藤椅上。
很久,很久,他从藤椅上站起来,朝罗荣桓跟前挪了两步,以深思熟
虑的姿态说:“塘沽、天津两地之敌,我们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歼灭,
这是含糊不得的,也是不允许含糊的,否则,就要出错。但是,第一枪打向
哪里,是塘沽还是天津?依我看,这里面有文章可作。”罗荣桓手里拿着中
央军委的电报:“先打塘沽,后取天津。”他接过林彪的话说:“我也想过了,
打塘沽,还是打天津这个先后顺序不弄好,势必影响整个平津大战。”刘亚
楼道:“形成决议的东西也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有改变它的充分理由。”
林彪以坚定的语气说:“不能先打塘沽,据我们得到的可靠消息,塘沽守敌
侯镜如把他的指挥部早已设在军舰上,他的5 个师随时都能逃跑。这就决定
了我们很难全歼塘沽之敌。另外,在我们攻打塘沽时,北平、天津之敌有很
大可能实行突围。一头跑了,一头惊了,打塘沽还有什么实际价值。”3 人
意见完全一致,于是林彪连夜起草急紧电报,发给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我
军拟以5 个纵队的兵力包围天津,进行攻打天津的准备。”毛泽东收到这份
修改原定先攻取塘沽计划的电报,完全同意林彪等人的建议,立即复电:“放
弃攻打塘沽计划,集中5 个纵队准备夺取天津是完全正确的。”林彪看了电
报,如释重负。罗荣桓、刘亚楼看罢电报,望着林彪。林彪道:“按照军委
的电令办。”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率领6 个纵队、22 个师及两个炮兵师
共34 万余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兵包围天津,气势磅礴。
林彪乘坐吉普车来到杨柳青以东的桑园。平津大战指挥所就暂时转移
到这里。林彪发出他到达新指挥所后的第1 号命令:派第12 纵队主力去军
粮城附近,严密监视塘沽之敌。
天津东临渤海,是个低洼河网地区,市区地形复杂,被永定河、大清
河、子牙河、白河、运河切成许多片断,不利于大兵团作战。
天津守敌指挥官陈长捷,乃是傅作义心腹。他同傅作义都曾是阎锡山
晋军的著名将领,彼此有多年的袍泽之谊。半年前,傅作义将他调来任天津
防守司令兼警备司令官后,他立即令所属各部遍设永久性的强固地堡阵地,
市区内外共设有380 座大碉堡,并以大碉堡为核心,布设了许多地堡群,构
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他又强令10 万民工,环绕天津市区挖了一道宽10 米,
深4—5 米的护城河,放进运河,海河水,使护城河水位保持3 米多深。在
护城河内侧筑成一道士墙,从墙顶到河底,高6—7 米。土墙上附设电网,
每隔20—30 米有一座大碉堡。为扫清射界,便于发挥火力,将环城防线5
里内的居民村一律拆毁或放火烧毁,一时烈火冲天,哭声遍野。
陈长捷声称:“天津已成固若金汤的要塞。”东北野战军34 万人马将天
津守敌13 万人围困在天津。刘亚楼担任天津前线司令员,他在杨柳青召集
总攻天津的各纵队指挥员开会,中共天津地下党早已送来了关于天津守军的
各方面情况的报告,对天津城坊每一座碉堡的位置、形状、守备兵力等,都
有详细的说明。会议确定,攻打天津的部署是:首先实施东西对进,拦腰斩
断敌人的防御体系。
然后,再用先南后北的打法,实行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
的方针,逐一全歼灭天津守敌。
于是,刘亚楼命令:以4 个纵队东西对进,第1、2 纵队并肩从天津城
西和平门地区突破,由西向东进击;第7、8 纵队从天津东面民权门一带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