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国际化等。苏联政府同意给中国道义上与军需品的援助,但这些援助全部归
国民党。这无疑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第六章 新中国诞生前夕,以刘少奇为首组成的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
抗战胜利了,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日益强大起来,但斯大林从本国的利益出发,
极力避免在中国问题上与美国发生冲突,再加上他过高地估计了美国和国民党的力
量,过低地估计了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武装的力量,不相信中国革命能成功,担心
一旦中国打起内战,会演化成影响美苏在中国问题上达成的种种妥协和一致,斯大
林的这一立场,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变得异常艰苦。
毛泽东理解斯大林从本国利益出发所采取的这种态度,但他认为必须让斯大林
真正了解和理解中国革命,以遏止或减少在中国问题上他们对美国的妥协,所以关
于中国国内形势,他总是适时地发电给斯大林。
这时,毛泽东曾准备到苏联去访问一次,同斯大林当面就一些问题进行商讨。
毛泽东的意见得到了周恩来、任弼时等一致同意,并给斯大林发了电报,随即准备
去苏联的事宜,甚至连随行人员的衣服都开始了筹备。并且选好了去苏联的路线:
先从阜平去绥远,然后从绥远乘飞机去莫斯科。
斯大林很快给毛泽东回电,电报中对中国革命和毛泽东的领袖地位给以了充分
肯定:“我们欢迎毛泽东同志来访,但目前中国革命发展迅猛,进展顺利,解放战
争正处于紧要关头,战争还很激烈,形势发展变化很快。在这个时候,你离开指挥
岗位,恐对全局有不利影响,是否还是留在国内指挥战争为宜。如果你有重大问题
需要商谈,我们准备派遣一位相当有经验的、老练的、信得过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前
往听取你的意见,如何?总之,我们认为在当前这个关键时刻,你离开中央领导岗
位是不适宜的,望再三考虑。如何?望电告。”
中共中央对这个电文是满意的。毛泽东尊重斯大林的意见,取消了计划中的苏
联之行。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比毛泽东的预料大大加快了。面对迅猛发展的革命形
势,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思想集中到了筹建新中国上来。毛泽东认为:建立新中
国前,要组织个代表团,到苏联去一趟,去认认门。
1949年5 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以刘少奇为首组成中央代表团去苏联访问。
要求访问采取秘密访问的方式,最迟6 月底动身,要严格保密,不对外透露半点风
声。
7 月2 日,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踏上了秘密访苏之行。经毛泽东亲自点
将,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十分显赫。团长:刘少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
处书记、中共党内二号人物。团员高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
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团员王稼祥,中共中央候补
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代部长兼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代表团的工作人员也
十分精干,仅有4 人:师哲、戈宝权、邓力群、徐介藩。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以来和新中国诞生前夕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出访,具有
巨大的历史意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此次访问高度重视。出发之前,7 月1 日傍
晚,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了一次会议,给代表团作了全面的指示和交代,指
明了任务和行动方针。
第七章 跨海作战的难度,终于使毛泽东了解到准备技术条件的极端必要性
1949年4 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跨过天险长江,开始以排山倒海之势横
扫盘踞在中国南部的国民党残余势力。但是,由于解放军既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
对国民党控制的沿海诸岛一时还鞭长莫及。
这次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提出,关于是否向苏联提出协助中共准备进
攻台湾的技术手段的问题作为刘少奇此次出访莫斯科的一项重要使命。会议建议刘
少奇在代表政治局给斯大林的信中,试着提出请苏联出动空军和海军援助的问题。
在访苏期间,刘少奇即根据政治局关于必须立即开始准备进攻台湾的技术条件
的建议,向斯大林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准备在1950年进攻台湾的设想,要求苏方提供
200 架左右的飞机并请代训飞行员,争取赶上在进攻台湾的战役中使用。斯大林非
常痛快地答应了中共的请求。
刘少奇又提出,请苏联在作战时提供空军和海军援助的要求。斯大林皱着眉头,
以惯有的口吻不紧不慢地说:“中国同志必须体谅我国人民的感情,苏联人民已经
遭受过巨大的战争灾难,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同时,请少奇同志转告中共
中央,苏联一旦参加中国解放台湾的战斗,必定会引起美国的介入,极可能诱发苏
美之间的冲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