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_任士英【完结】(36)

  穆宗甚至觉得,经常宴饮欢会,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一天,他在宫中麟德殿与大臣举行歌舞酒宴,就很兴奋地对给事中丁公著说:“听说百官公卿在外面也经常欢宴,说明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我感觉很安慰。”丁公著却持不同的看法,他对穆宗说:“凡事过了限度就不是好事了。前代的名士,遇良辰美景,或置酒欢宴,或清谈赋诗,都是雅事。国家自天宝以后,风俗奢靡,酒宴以喧哗沉湎为乐。身居高位、手握大权者与衙门的杂役一起吆三喝四,无丝毫愧耻之心。上下相效,渐以成俗,这造成了很多的弊端。”穆宗对他的这番说辞也觉得有道理,表示虚心接受,但就是坚决不改。

  穆宗这种近乎疯狂的游乐,到了长庆二年十一月才算有了收敛。原因是他有一次在禁中与宦官内臣等打马球时发生了意外。游玩中有一位内官突然坠马,如同遭到外物打击一样。由于事发紧急,穆宗十分恐慌,遂停下来到大殿休息。花鸟人物螺钿铜镜

  就在这一当口,穆宗突然双脚不能履地,一阵头晕目眩,结果是中风,卧病在床。此事一发生,宫外就接连有很多天不知道穆宗的消息。而在此前一周,穆宗还率人以迎郭太后为名前往华清宫,巡狩于骊山之下,他即日就骑马驰还京城,而他前往迎接的郭太后则是第二日方还。

  穆宗中风以后,身体一直没有康复。长庆三年(823)正月初一,穆宗因为身体有病没有接受群臣的朝贺。病中的穆宗曾经想过长生不老,和他的父皇一样迷恋上了金石之药。处士张皋曾经上疏,对穆宗服食金丹事提出过劝阻。不过,穆宗还没有等到丹药毒发就在长庆四年(824)正月二十二日驾崩于他的寝殿,时年30岁。正是贪生之心“太甚”,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

  李恒个人小档案

  姓名:李恒(初名宥)出生: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

  属相:猪卒年:长庆四年(824)

  享年:30岁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

  庙号:穆宗陵寝:光陵

  父亲:宪宗李纯母亲:懿安皇后郭氏

  皇后:恭僖皇后王氏、贞献皇后萧氏、子女:5子,8女

  宣懿皇后韦氏,均是死后追谥

  继位人:儿子敬宗李湛最得意:终能登基即位

  最失意:中风最不幸:短寿

  最痛心:藩镇重新叛乱最擅长:游乐

  长兄敬宗

         

  宝历元年(825)——会昌六年(846)

  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敬宗是穆宗的长子,文宗是第二子,武宗是第五子。敬宗的年号是宝历,一共使用了3年(825~827),实际上是两年。文宗有两个年号:一是太和(一作大和),用了9年(827~835);一是开成,用了5年(836~840)。武宗是会昌一个年号,用了6年(841~846)。敬宗、文宗、武宗一共在位不到23年,但是他们创造了唐皇朝的一个奇迹,那就是兄弟三人唐代宦官俑相继为君。中国历史上的皇位继承,既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但是像敬宗、文宗、武宗兄弟三人连续即位为皇帝的情况极为少见,这无论如何也不是皇位继承的一种常态。这种兄弟三人均做天子的情况,既折射出穆宗以后宫廷政治的状况,也给这一时期的宫廷政治带来了新问题。

  敬宗、文宗、武宗三人都是宦官拥立,这正是三兄弟能够成为三天子的基本前提。另外,三人还拥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短寿。敬宗16岁登基,18岁被杀;文宗18岁即位,两《唐书》都说他“享寿三十三”,实际上连32岁还不到;武宗27岁称帝,死的时候也只33岁。按照旧史上的说法,文宗和武宗享年一样,文宗和敬宗则是同一年出生(都是元和四年)。他们三人寿命相加,才大约和武则天一个人的寿命差不多。命薄寿短,与他们的登基一样,也属于很不正常的现象。这些共同的特征,表现在他们兄弟身上又各有不同。

  敬宗李湛,于元和四年(809)六月七日出生于东内大明宫之别殿。他是在长庆二年(822)十二月被册立为皇太子的,这是因为穆宗突然中风而不得不在大臣裴度等人的强烈要求下才作出的决定。长庆四年(824)正月,敬宗先因父亲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很快因父皇驾崩而登基。

  三彩文人俑敬宗登基后,根本不把国家大政放在心上,他的游乐无度较之其父穆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敬宗即位后的第二个月,就一天到中和殿击球,一天又转到飞龙院击球,第三天又在中和殿大摆宴筵,尽欢而罢。敬宗一味追求享乐,就连皇帝例行的早朝也不放在心上。三月的一天,群臣来到朝堂准备入阁议事,可是敬宗一直到日上三竿还没有上朝。大臣为了参加朝会天不亮就要起床准备,皇帝迟迟不到,时间长了,臣僚们坚持不住以至于有昏倒者。对新君的这一有悖祖制的行为,谏议大夫李渤提出了劝谏,敬宗在大臣的催促下,过了很长时间才姗姗来迟。退朝以后,左拾遗刘栖楚对皇帝的这一做法更是极力劝谏,他头叩龙墀,血流不止。敬宗当时表现出很受感动的样子,但仍是不改,后来甚至发展为一个月也难得上朝两三次。为了使敬宗能够上朝理政,在地方上任职的李德裕进献《丹扆箴》六首,提出劝谏,敬宗命令翰林学士韦处厚起草了一道诏书表扬了李德裕,但是他对自己的问题仍然无动于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