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实施近程攻击,这种战术极为有效。
1940年10月,一个由12艘潜艇组成的“狼群”就击沉了32艘舰船,而自己安
然无恙。到1941年,德国用潜艇击沉盟军舰船的总数已达1150艘;到1942年则上
升到1600艘。
1943年以后,由于盟军加强了反潜护航兵力,并在舰艇、飞机上加装了雷达,
使舰船沉没数量降低了65%,到1944年只有200 艘舰船被击沉。二次大战中,德
国共建造潜艇1131艘,加上战前造的57艘,共1188艘。这些潜艇击沉了3500艘舰
船,造成45000 人死亡。到战争结束时,德国已有781 艘潜艇被击沉,二次大战
中,除德国外,轴心国中的意大利和日本分别建造了41艘和129 艘潜艇,加上战
前建造的105 艘和68艘,分别达146 艘和197 艘,战争中分别损失84艘和130 艘。
同盟国方面,主要是英美两国拥有潜艇兵力,战前,两国分别建造了58艘和130
艘,战争中分别建造了165 艘和203 艘,这样分别达233 艘和333 艘,战争中被
击沉的潜艇分别为76艘和53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参战国共有潜艇496 艘,
战争中建造了1669艘,使潜艇总数达2100余艘。战争期间,潜艇击沉的作战舰艇
达395 艘(含战列舰3 艘、航空母舰17艘、巡洋舰32艘、驱逐舰122 艘),击沉
的运输舰船达5000余艘,2000余万吨。
二次大战以后,由于没有出现较大规模的海上战役,所以潜艇的实战应用较
少,只是在马岛海战中英国的“征服者”号潜艇击沉过一艘阿根廷巡洋
----------------------- 页面9-----------------------
舰,其次便是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洛杉机”级潜艇用“战斧”巡航导弹攻击
伊拉克本土目标。现代潜艇已成为一支战略核反击力量和核威慑力量,已成为一
支打击敌大中型舰艇和岸基目标的重要力量。
潜艇外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潜艇和水面舰艇不同,它不仅能在水面航行,还能潜入水下航行。
在艇体外形方面,现代潜艇一般干舷很低,甲板很窄,上层建筑很小,只有
一个舰桥。为了减小航行阻力,潜艇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艇形:一是流线型,它是
由水面舰艇演变来的,艇体细长,长宽比通常为11~12:1 ,这种艇体外形一般
适用于常规潜艇。二是水滴形,它形似一滴水滴,艇首粗而圆,艇尾细而尖,长
宽比为7 ~8 :1 ,是50年代以后发展的一种新艇形,主要特点是流体阻力小,
适合于长期水下航行的攻击型核潜艇。三是拉长了的水滴形,这种艇体较长,适
合在中部装载导弹,所以常用于弹道导弹核潜艇;四是鲸鱼形,艇首类似流线形
艇体,其余部分类似于水滴形艇体,主要适用于常规潜艇。
潜艇艇体有哪些结构形式?
现代潜艇的艇体结构分为双壳式和单壳式两种,双壳式艇体就象保温瓶的结
构一样,类似于保温瓶胆的那一层叫耐压壳体,常用HY-80 、HY-100或钛合金等
高强度钢或合金材料制成,一般能耐300 ~600 米深水的静水压力,耐压壳体内
装有所有电子、机械、鱼雷等设备和武器,人员生活、居住和作战也在其中。非
耐压壳体是用一层薄钢板焊接而成,主要是赋予潜艇一个良好的艇体外形,以减
小水下航行阻力,由于壳体到处充满透水孔,内外压力相等,所以它不承受压力。
目前有些导弹潜艇把内外壳体间隔作成2 ~3 米宽,把导弹垂直安放其中,以节
约艇内空间,同时减缓鱼雷的攻击和爆炸破坏效能。单壳体潜艇就是只用一个耐
压壳体,但在首、尾、舰桥等处还需用非耐压艇体式的钢板赋予其艇形,以减小
水下航行阻力。
潜艇怎样下潜和上浮?
潜艇和水面舰艇区别最大的一点就是水柜,对水面舰艇来说,最怕的就是舰
内进水,但对潜艇来说,需要的就是进水,因为只有灌进足够的海水潜艇才能下
潜。为此,潜艇上设有操纵水柜、专业水柜、生活水柜等多种用来灌水的空间。
在潜艇的内外壳体之间,通常设有10来个主水柜,甲它来控制潜艇的下潜和上浮。
下潜时,可以往水柜中灌水,艇体沉入水中,通过操纵体和舵便可控制其下潜深
度;上浮时,用高压气把水柜中的水压出柜外,潜艇便可浮出水面。为了调整潜
艇均衡,还设有若干调整小柜,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控制艇的稳定和平衡。为了
保持和改变航向,潜艇上装有方向舵(垂直舵),为了保持和改变深度,还装有
升降舵(水平舵)。方向舵一般装在艇尾,而升降舵则分别装于首尾,个别还将
首升降舵装到指挥台围壳上,以避免干扰声纳的工作。在靠码头时,首升降舵或
围壳舵可收回。
----------------------- 页面10-----------------------
▲潜艇耐压艇体、非耐压艇体及水柜
潜艇在大海上有哪些航行状态?
潜艇在海上活动时,一般有四种航行状态:第一种是水面航行状态,即象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