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_[日]杉田一次【完结】(17)

  1. 徒刑犯

  被投入号称“死亡之家”的西伯利亚监狱,课以强制劳动。一定期间(一至八年)受改正犯待遇。如成为模范犯人,可到狱外住宿,与家人同居。

  2. 强制迁居犯

  服刑十年后成为自由犯,获得西伯利亚土地,永远不能返回故乡。

  3. 放遂犯

  流浪者和行政上受放逐处分的人。刑满后可返回故乡。

  为了押送这些犯人,在各地驻扎有正规军队。在每个宿营监狱(“旅店”)分别驻有由一名军官、二三名军士和四十名士兵组成的押送队(每隔三十二至六十四公里设一“旅店”,距离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做“半旅店’的小宿舍)。囚犯抱着重约二公斤的脚镣,徒步而行。

  美国人凯南(原美联社记者)一八六五年从旧金山启程,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上岸,沿堪察加半岛北上,在北极地区过冬,乘雪橇穿越西伯利亚,总行程约八千公里。一八八五年他再度访问西伯利亚,于一八九一年出版了《西伯利亚及其流刑制度》一书。他写到:“实际情况远比我想像的残酷,远比我叙述的恶劣。”这证明西伯利亚确是黑暗的地方,与前述契诃夫的结论是一致的。

  在俄国,流刑这一用语最早起源于伊凡雷帝(一五四三年-一五八四年)的敕令。从这一事实也可看出,流刑是随同西伯利亚的历史一道开始的。在以后的年代,西伯利亚各地发现了矿山,这些被流放的犯人便被大量地用来从事劳动。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人中,不仅包括政治犯、农奴等,还包括通过战争俘获的俘虏与一般居民。因此,流放与战争和革命等有着很深的因缘。例如:

  1. 在北方战争 [ 译者注:北方战争(一七○○-一七二一)又称俄瑞(典)战争,以俄军大败瑞(典)军而告终。 ] 中吃了败仗而被俄国俘获的瑞典军队的俘虏。这些人中出现了著名的探险家、研究家,他们对开发西伯利亚做出了贡献。

  2. 一七六○年,地主取得了以“殖民”名义将自己所占有的农奴送往西伯利亚的权利。把在一七七三至一七七五年大规模农民战争中所获得的农奴流放到了西伯利亚。

  3. 把一八二五年叛乱和经过德瓦布列斯特判决的军队官兵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涅尔琴斯克(尼布楚)和亦塔。

  4. 把参加过一八六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农民起义的人员流放到了西伯利亚。

  5. 把在苏联入侵波兰时俘获的波兰官兵和一般居民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安德鲁斯在他所著的《被叛卖的军队》一书中写道:“在金山科累马,从一九三五年到一九四二年期间,共有二百万名囚犯在残酷的状况下死去,或被枪杀。”

  6. 把在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时的反政府分子和一般居民流放到了西伯利亚。

  7. 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俘获的德军俘虏流放到了西伯利亚。

  8. 把在日苏战争中俘获的关东军官兵(六十万)和一般居民(十万)扣留在西伯利亚,让他们从事重体力劳动。

  图12 西伯利亚资源地带及开发计划略图

  实际上不妨这样说:西伯利亚是由这些被流放者和俘虏开拓的。被流放者不仅与西伯利亚的开发有密切关系,而且俄国革命的领袖列宁和斯大林在青年时代也曾经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在一六八○年时(日本元禄时代稍前)人口仅五万左右,几乎杳无人烟,但到一八九七年时人口已增至五百万,今天已达二千六百七十万人。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每年平均增长二十五万人左右。

  苏联在满洲事变爆发后,在苏满边境部署了大量兵力,同时企图通过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在西伯利亚地区建立起独立于苏联欧洲地区的重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重申了这样做的必要性。战后,苏联尽管忙于本国欧洲地区的恢复工作,但一到赫鲁晓夫政权时代,就在谋求开发西伯利亚特别是实现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等地的工业化的同时,提出了把西西伯利亚建设成国防中枢的方针政策。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美苏(中苏)对峙的影响所致。苏联为了对付来自美国的喷气轰炸机、洲际弹道导弹、中远程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的威胁,指望有一个比较安全的地区,因此整个苏联的中枢地区,西西伯利亚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恰在这时,西伯利亚发现了很多资源(铁、煤炭、石油),西伯利亚的开发就更引起人们的注意了。后来苏联公布了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建设计划和秋明油田开发计划等项目,苏联对西伯利亚的开发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引人注目。

  一、西西伯利亚

  西西伯利亚从阿尔泰山脉(海拔三、四千米)到喀拉海,南北二千八百公里,从乌拉尔山系到叶尼塞河畔,东西一千五百公里。面积为二百二十余万平方公里,约占苏联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人口一千二百一十四万,所属各州情况如下表。

  西西伯利亚与东西伯利亚不同,低地甚多。在位于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之间,以及鄂毕河及其支流额尔古纳河之间的广大地区,排水能力极差,沼泽湖泊比比皆是,夏季因降雨而泛滥,冬季因寒冷而冻结,人和动物皆无,形成了所谓“未开垦的处女地”。西西伯利亚的气候条件与东西伯利亚相比,总地说来前者不像后者那样寒冷。西西伯利亚南部具有农作物生长的条件,森林地区的积雪量可达六十至八十厘米,但在草原地区,积雪量还不到三十厘米,常常遭受旱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