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前言必践,在人事安排、制定计划、调拨经费等方面,给郭沫若大开绿灯。一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之士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迈进了多年戒备森严的国民党政治部门,从隐秘的地下昂首步入政治前台。有蒋介石在后面撑腰,陈诚出手也极大方。第3厅一次就能从他手里拿到80万元的经费,足顶得上当时一个正规军的开销。这一切,使郭沫若和他的第3厅如虎添翼。宣传抗战、发起轰轰烈烈的“保卫大武汉”运动,政治部政绩斐然,第3厅功不可没。
滚滚大潮,冲击得武汉三镇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参加过北伐革命的郭沫若,目睹这座沉寂了十余年都市旧地的巨大变化,兴奋地操起如篆大笔,在报纸上赞颂道:“《新华日报》复刊了,邹韬奋和柳堤主编的《全民抗战》也复刊了,空气的确在变,沉睡了10年的武汉,仿佛在渐渐地恢复到它在北伐时代的气息了。”武汉确实在变,变得像春天,充满朝气;变得万花怒放,充满生机。
许多曾被国民党取缔的抗日救亡团体,这时重又打出招牌,融入滚滚的抗日洪流中,几个月里,数十个新的救亡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在武汉冒了出来。
2月,“中国青年救亡协会”在汉成立;
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也隆重出台;
同月,“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也在武汉问世;
……………
一个个新老团体、一群群热血沸腾的人,呼喊着同一个声音:
抗战到底,收复失地。
经他们的手,一本本宣传抗战的小册子、一张张充满民族呐喊的传单,雪片般飞散着,落入中国人手中。他们的出现,无疑大大促进了武汉乃至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2月。“国际反侵略运动宣传周”在武汉首先掀起救亡的狂潮。
各救亡团体、爱国华侨,外国声援团、学生、市民,都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这次活动,使普通的中国百姓第一次听说了西方的绥靖,了解了国家、民族正面临的险境,也弄清了他们自己背负的民族使命。青年从军掀起了热潮。
4月,台儿庄大捷的喜讯传到武汉,周恩来、郭沫若等政治部有识之士抓住时机,动员起在汉的各救亡团体,把祝捷宣传活动推向高潮。50多万人组成的游行队伍,组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场面。黄鹤楼下、长江两岸,人潮如海,彩旗林立,欢呼、呐喊声惊天动地。
每个有幸身临其境的中国人都扬眉吐气,充满骄傲和自豪。胸中涌动的激情使他们更加坚信:中国不会亡。几千年的文明绝不会在铁甲枪炮前泯灭。
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似奔腾不息的江水,在大武汉奔涌着。
2. 蒋介石深夜召见陈诚
战争的空气一天浓过一天。
6月2日,稻叶师团奉田俊六之命,由合肥西进,连续击溃杨森、徐源泉等军,8日攻占舒城,17日攻占大别山要隘潜山。
南线,日军大本营特意从台湾调来的波田支队充当溯长江仰攻的先锋,直扑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其动作之快,锋芒之利,令武汉的蒋介石震惊。波田支队虽只有步、炮兵3个联队,但全军曾在日本本土和台湾经受过长期的严格训练,上至司令官波田重一少将,下至普通的列兵,几乎个个都是山地、湖沼作战的行家里手,尤其登陆作战,在日军中更是无人可比。波田在台湾临行前,曾得意地对记者宣称:我支队是旅团级,但实力足抵得上皇军的一个精锐师团。此次远征,我将让支那军人的尸体血海来证明这一切。
波田绝非狂言,安庆城下小试身手,便令武汉的蒋委员长倒吸一口气。
6月12日凌晨,波田之队前卫,台湾步兵第一联队在一片青灰色的微明中向安庆发起了攻击。仅1小时,该敌便拿下了安庆机场及外围诸要点,经营了半年多的安庆防御体系顿时土崩瓦解。
未及一天,踞守安庆的杨森集团军146师及数千保安队被打得向西败退10里,安庆当日陷落。安庆的陷落,使长江天堑马当暴露在波田的重兵面前。
6月,对蒋介石和中国军队来说,是一段灰暗的日子。
前线战败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继6月12日安庆失陷后,长江重地马当要塞又于6月27日陷落敌手。
消息传至武汉,蒋介石沉不住气了,连夜召来了陈诚。
“校长,有什么急事嘛?”陈诚一进门,便急忙问道。
蒋介石正背手驻足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听到说话,慢慢转回身。这时他倒像不着急似地,眼光在陈诚身上停了足有半分钟。陈诚有些不安起来。
“马当要塞失陷是怎么回事?我记得你说过,宴塞至少可以守1个月的?”蒋介石座也不让,沮丧却不无威严地问道。
“校长,消息刚刚传到军委会,具体详情尚不清楚。”
“辞修,这一阵子你忙什么我不知道。可我知道你是江防要塞司令,马当失守你是有责任的,你也是要负责的。”
蒋介石余怒未消,气乎乎地在陈诚面前踱起步来。陈诚一时惊恐不安,大气都不敢出。
“你说说,你说说,马当要塞战备措施到底如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