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_张洪涛【完结】(179)

  9月12日:中国出席国联大会首席代表顾维钧就日本侵华事件向国联递交申诉书。

  9月20日:日海军第3舰队司令长谷川通告各国驻华使节,日空军将轰炸南京,限各国官兵离开南京。遭到苏、英、法等国抗议。

  9月21日:我统帅部令第3战区调整部署:分为右翼、中央、左翼3个作战军。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辖第8集团军及第10集团军;中央军总司令朱绍良,辖第9集团军;左翼军总司令陈诚,辖第15集团军及第19集团军。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并公布中共7月15日发表的共赴国难合作宣言。

  9月24日:蒋介石答外国记者称:“中国为各国而战,各国应该援助中国。”

  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首战平型关,歼灭日军1000余人。

  9月28日:国联大会一致通过中国问题议决案,谴责日机滥炸中国平民。

  9月30日:日军在沪参战兵力增加到约20万人。

  10月1日:据上海《立报》讯:“八·一三”以来,日军伤亡已逾3万人。

  10月2日:中共中央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红军改编为陆军新编第4军。

  10月3日:英国伦敦推行“大中华运动”,支持中国抗战。

  10月6日:美国发表声明,反对日本侵华。

  10月7日:国联大会通过关于中日冲突事件的决议案,谴责日本,声援中国。

  10月8日:驻沪日军总司令表明声明:日军进攻之目的,在于强迫中国政府与抗日军队改变对日态度。

  10月12日:中国飞机轰炸大沽口之日军根据地,日军损失严重。

  10月15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发布训令:“前方自应奋勇应战,如有擅自退却者,当予依法连坐,其余战地文武官佐,亦应各本天良,一致抵御。如有擅退或抗御不力等情事,亦当依法严惩,决不宽贷。”

  10月18日:八路军第120师一部占领雁门关和太和岭,截断敌人通往忻口的主要交通线。

  10月27日:我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团副谢晋元奉命率领该团主力,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抗击敌人。日本发表宣言,拒绝参加北平9国公约会议。

  10月28日:坚守闸北四行仓库800孤军(实400余人)英勇事迹,轰动全市。

  11月5日:晨,日军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以第6、第18、第114师团及国琦支队为骨干,在舰炮掩护下,于杭州湾北岸金山卫附近之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三处登陆向淞沪我军主力之右侧攻击,企图会同越过苏州河之敌全力夹击我军。

  11月9日:日军占领上海。

  11月11日:上海市长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沦陷。

  11月19日:日军攻占苏州。

  11月29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12月1日:德国外长牛赖特会见中国驻德大使程天放对中国劝降,声称:“中国不要拒绝日本之和平建议,尽速议和为好;如果迟延议和时间愈久,中国国家解体之危险亦愈大。”

  12月2日:日军大本营免去松井石根大将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兼职(专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任命朝香宫鸠彦王中将继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

  12月3日:汪精卫在汉口民众团体代表会议上发表讲话,鼓吹接受德国驻华大使调停,声称:“如愿开始讲和,不可失此机会。”

  12月10日:日军向雨花台、光华门、紫金山等处攻击,守卫雨花台的第88师官兵浴血奋战,262旅旅长朱赤、364旅旅长高致嵩于玄武湖阵亡。12日午后,雨花台、紫金山、光华寺、中山门等要地相继失守,城内各处均受日炮火袭击。此时战局已无法挽回,唐生智遵蒋介石命令撤出南京。

  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当日军突破南京外围阵地后,国民党军队15万人在蒋介石错误战略指挥下,完全集中于城内,消极防御。一经包围,即仓皇退却。军民老小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日军进城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据后来远东国际法庭对敌酋谷寿夫判决书调查证明:南京军民被日军射杀、活埋者19万余人,被零星屠杀者,尸体经收埋的15万余具,总计惨死30多万人。

  12月17日:蒋介石在武汉发表《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文告说:“此次抗战,开始迄今,我前线将士,伤亡总数已达30万人以上,人民生命财产之损失,更不可以数计。”又说,“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12月18日:日军参谋本部在决心攻占济南的同时,命令华北方面军同时发动青岛作战。

  12月22日:日军占领杭州。国民党军队退至钱塘江南岸地区。

  12月27日:济南陷落。

  12月31日:周恩来在武汉大学发表了《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的演讲,号召青年到军队里去;到战地服务去;到乡村中去;到被敌人占领了的地方去。日本外相广田发表劝蒋投降谈话。称:“日本政府深愿在迎接1938年之时,能与友邦中国开始新的和平,解决一切问题,则中、日大局即可展开一新局面。”蒋介石在汉口主持国防最高会议,讨论和战问题,决定接受陶德曼再次调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