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又一次在被包围的叛乱部队上空盘旋,抛撒传单,大喇叭里也在不断地发出号召投降的喊话。
“戒严司令部29日上午8时55分发表告士兵书,内云:敕命已颁,天皇陛下已有诏敕,你们真心诚意服从长官指挥,坚决执行命令这是对的。但是现在天皇直接命令你们回到原来部队,如果坚持抵抗下去,势必成为违抗敕命、罪不容诛的国贼。你们曾相信自己是正确的,然而,如今已知误入歧途,就不该因为事情已到如此地步,或者强调情义而继续顽抗。决不能留下叛逆天皇成为国贼的罪名,现在回头还为时不晚,要立即停止抵抗,重返皇军中来。如能这样,以前的罪过将会得到宽恕,这不仅是你们的父兄也是全体国民的衷心期望。务望从速放弃现在的阵地,回到原来岗位!戒严司令官香椎中将。”
这篇告士兵书是由NHK爱岩山广播电台著名广播员中术广播的,他那充满哽咽的语调,不但使平叛官兵为之深受感动,叛军士兵更是为之落泪。
事变最终平息了,整个过程,没有动用一枪一弹。官兵们一个个开始归顺,除了最强硬派的安藤大尉在山王饭店自杀未遂外,其余全部投降。
下士官以下人员仍回原部队,军官们被收容到宪兵队,这时,他们还寄希望于军部,寄希望于日益强大的军人法西斯势力。他们默默地期待着以后在法庭上的斗争。
然而,他们的期望只是一场梦,特设的军法会议是按紧急敕命召开的。从4月末开始,只进行了一审,而且既没有辩护人,又不公开审判,他们没有被给予发言的机会。
这场匆忙的判决,于7月初结束了。7月12日,在代代木陆军卫戍监狱的刑场,被宣判死刑的13名军官全部被枪决。上午7时,第一批被判处死刑的香田、安藤、粟原、对马和竹屿5人,身穿草绿色军装,蒙着眼睛,被看守架着押赴刑场。
参与这次执刑的人,有监狱长以下10余人,射手分3班,每班由一名大尉负责指挥,由5名中、少尉任射手。
监狱一隅空地上的刑场,掘有5条深沟,在被处刑者的两侧和背后都堆有沙袋,后面则是高高的砖墙,在相距约10米的枪架上,分别固定两支步枪,一支瞄准前额,一支瞄准心脏。后者是准备射后不能立即死去时再向心脏补射的。每个受刑者都是正坐,身体被绑在身后的刑柱上。
在赴刑场途中香田大尉仍慷慨激昂地对同伴们说:“诸位!我们的死是以满腔热血走向天皇陛下所指引的地方,所以我们是为天皇而死。让我们高呼天皇陛下万岁!大日本帝国万岁!”5个人并列在刑场上,一个人首先高呼天皇陛下万岁!其他的人也跟着应和起来。
在那令人窒息的瞬间,射击指挥官根据监狱长的指示,以手势发出了射击的口令。射手们一齐扣动板机,目标是前额部。枪响的同时,突然鲜血飞溅。而此刻,在刑场附近的代代木教练场,步兵演习的隆隆炮声,直至执刑结束还在响彻着。
日本旧时有句表述维新志士心情的话,叫做“恋阙之情”。“阙”是指皇宫。意思是志士们对于皇室寄托着欲罢不能的柔情,但是这种柔情只不过是一种无情的单相思。
这天被判刑的17人的心情,宛如“恋晒”一般,同时也是充满鲜血的对日本天皇单相思的一场悲剧。 遥远的沈阳,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很快得到了东京的消息。走上刑场的13条军魂那种满腹悲痛的遗恨,逐渐变成了仇怨潜移到他的脑海中。作为统制派的代表人物,日后日本的独裁者和太平洋战争的指导者,他以对天皇的绝对忠诚让遗恨的烈火在胸中越烧越旺。
“二·二六”事变被镇压下去了。但日本军人干预政治、建立军国主义的步伐却大大加快了。3月5日,“二·二六”事变余烬未息,但新宿宝亭饭店的一间密室内,7名陆军部具有激进思想的骨干、统制派的幕僚,已经私下制定好了日本军队和国内政治的新方针,其中三井中佐的话一针见血,道出了他们的野心:“在这次受命组阁的广田内阁中,一定要以我们推举的寺内大将作为陆相入选。要把政党搞垮,建立‘一国一党’的军政府,此为最佳时机,寺内就像个磨人的孩子一样,他这个特点对我们极为有利,只要我们积极推动,他就会一切照办。为此,首先要使广田内阁的阁员遴选必须符合我们的方针。”
三井神通广大,说到做到。第2天,寺内大将在三井的陪同下,代表陆军部向新闻界发表了颇具威胁性质的讲话:“新内阁必须坚决取缔政党和财界的腐败,应该具有实干精神和无比的气魄,采取积极和强有力的措施,以加强国防为首要目标。从这个意义出发,绝不能允许自由主义者或者企图维持现状的保守派人物组阁,这是整个陆军的强烈要求。”
同日下午,寺内大将率三井中佐等人面见正在组阁的广田,公开反对任用吉田藏为外相、下村宏为拓务大臣、小原直为司法大臣、川崎卓吉为内大臣、永田为文部大臣。寺内态度强硬,不是指责这个亲英派,就是指责那个自由主义、官僚出身或有政党背景,并威胁说如不按陆军意思办,他这个陆军推举的陆相将无法入阁,内阁也将为此垮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