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当淡季,酒楼的生意不甚好,整个二楼只有横栏边有一位背着众人看不清面目的青衣男子在那里自酌自饮。明昭见武应安死死盯着那男子看,便低声笑道:“应安也忒小心了,你只管吃你自己的酒,莫要扫了人家,也扫了自己的兴致。”武应安虽应了,但是一双眼睛,还是禁不住不时去看那男子。
一时酒菜上来了,虽不及皇宫之中的御膳美味无双,但也精致,酒更是十年陈的梨花春,倒应了明昭之前所说的“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之语。
窗外的雨渐渐的大了起来,不再似之前那般如春雨之连绵细润,真的个有了些凄风苦雨的味道。明昭持了一杯酒,呆呆的望向窗外,只见大运河之上一片风雨凄迷,之前来往的各色船只也消失了一大半,只有两三片孤舟漂泊其上,更显凄冷。
安无忌见明昭眉宇之间凄色越发的浓了,便想说个什么笑话,来转移明昭的注意力。方才一动念,却听得“蹬蹬”楼梯轻笑,从屏风间隙看见上来一老一少两个卖唱之人。那少的是个十四五岁女子,身量未足,老的是个五十余岁的男子,手持琵琶,二人眉宇之间甚是相象,当是父女。
少时,那小二引了那卖唱的父女进了雅间,赔笑道:“客官可要听什么曲子,他们父女二人是我们曲阿城里唱曲的一把好手,客官想听什么只管点来,他们无有不会的。”
安无忌尚未答话,一直明显在出神的明昭却转过头来,轻轻道:“那便唱一曲史梅卿的八归罢。”
“是。”那少女盈盈施礼,脆声道:“可是‘秋江带雨’的那一首八归。”
“嗯。”明昭微微点头,双眉之间寂寥之色更为浓厚。
琵琶转弦,歌声乍起。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此曲原本凄凉,就着这一等凄迷秋景,虽那少女年岁尚小,唱不得其中离别思怀的真谛,听起来还是不禁令人潸然泪下。明昭长叹一声,闭上双目,似是在想着什么,安无忌亦默然无语,只慢慢品着杯中梨花春酒。
过了一时,曲声已尽,明昭睁开双目,刚想说些什么,却听得屏风外面一人高声道:“曲是好曲,不过也忒凄凉了,快快弹一曲念奴娇,我来唱一首过洞庭。”
第二卷玉宇呈祥 第三节 沐风
(更新时间:2006-2-27 19:54:00 本章字数:2369)
“曲是好曲,不过也忒凄凉了,快快弹一曲念奴娇,我来唱一首过洞庭。”这时酒楼之上除了明昭一干人等,便只有那自斟自饮的青衣人了,此语当是出自那青衣人之口。
明昭、安无忌及武应安等人都沉醉于之前那少女歌声之中,此语一入耳,明昭和安无忌不禁脸色一变,对视了一眼,在外间的武应安更是起身怒道:“尔何等人也,竟敢阻我家主人听曲的兴致。”
明昭回过神来,出声道:“应安不得无礼,速速退下。先生竟有如此雅兴,敢不从否。”说着又朝那卖唱的父女俩说道:“奏一曲念奴娇,为先生助兴。”
曲声再起,不过这一回的气氛却与方才那少女唱的《八归》大有不同。
洞庭青草,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
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念奴娇》
歌声清越,一扫之前凄迷之情,当真真说得上是“表里俱澄澈”。这首曲与之前那首八归一般,都是咏秋景的,不过八归凄冷萧索,这首念奴娇却是气象万千,境界空阔,情思豪迈、心契自然、啸傲万象。
一曲歌罢,安无忌不禁鼓掌大声叫好道:“诗人皆书秋寂寥,君歌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豪情到碧宵。(改自刘禹锡《秋词》)好曲,好曲。”
明昭更是遥想那八百里洞庭,于秋月之下,白露横湖,水光接天的一片绝佳景色,低低吟道:“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哈哈。”那青衣人笑道:“好一个便引豪情到碧宵,区区一篇数年前游洞庭旧作,竟引得如此妙绝之诗,当浮三大白,当浮三大白。哈哈。”
安无忌观明昭脸色,知她对此曲极是喜爱,且他自己也对这名青衣人的来历和才气大是好奇与倾慕,当下朗声道:“相逢即是有缘,我家主人对先生此曲甚是喜爱,可否请先生入雅间,饮上两三杯薄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