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昭头疼打断:“住嘴,朕让你回答问题不是让你来教训朕的!你既然知道,你想怎么样?”
沐风思考片刻,认真地答道:“我竞争上岗。”
明昭倒抽一口冷气,咬牙:“好,朕准了!”
沐风看明昭要走,赶紧拉住:“还有还有,我想知道有几个对手,是淘汰赛还是小组赛,是群殴还是单挑,如果难度太大的话我要重新考虑一下也。如果对手是小混混级别的,我决定爱你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如果是南帝北丐,我觉得我可爱你还不够。。。”
明昭忍无可忍:“你以为像你这样竞争当男宠的人很多吗?放心吧!只有一个姓萧的吹箫的!”
数日后。。。
桃花林里。。。。
杀气。。。
到处都是杀气。。。。
沐风缓缓地抽出箫:“兄台,严格来说呢,我应该和你比箫,而且其实我也蛮有把握的,
但是为了节省大家宝贵的时间,我决定,”
他把箫给扔掉了,拔出了剑。。。。
我想大家应该明白,姓箫的不会使剑。。。
结果。。。 那还用说吗?
第二卷玉宇呈祥 第十一节 清要之职
(更新时间:2006-4-1 20:17:00 本章字数:3421)
扬州古称淮杨,乃是天下第一等的繁华之地。南朝南朝宋人殷芸的《小说》一文记载曰:“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由此可以看出扬州之繁华富贵。前朝炀帝开凿大运河,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临幸扬州,一观这十里烟花之地。
扬州之景甚多,号称二十四景,有“天下西湖三十六,独一无二瘦西湖”的扬州瘦西湖;有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的长堤春柳;“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廿四桥,丁溪水榭,白塔晴云,吹台揽胜,四桥烟雨……处处皆是美景,直叫人眼花缭乱,几疑身在天上人间。
明昭一行在无锡停留了一日之后,便由太湖水军护送直至扬州。明昭本身也打算在扬州恢复身份回京,因此扈从仪仗都已经在扬州候驾,甚至连行宫都已打扫得干干净净,只等当今驾临。
明昭临时改变主意回宫乃是因为沐风的缘故,现在二人之事已定,因此明昭也不急着回京,反倒是在扬州城住了下来。一是与沐风一同游览扬州美景,二却是为了沈岁寒任盐铁转运使之事。
盐铁因是官营专卖,获利甚厚,天下赋税,大半出自这盐铁二项之上。尤其近些年来,盐铁转运使之权更大,天下税源,皆由其管之,本该管天下赋税的户部倒成了陪太子读书可有可无的衙门了。因此明昭才起了分权之意。
而且盐铁转运使牟利之丰,也是朝野皆知的。人道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要是放在盐铁转运使这个位份上,要得“十万雪花银”,三日足矣。明昭在位不过五年,已经接连换过三个盐铁转运使,三人都是因贪污受贿而被免职的,其中两人被流放,一人斩首。抄这三人的家抄来的银钱甚至可以抵一道之赋税。令人感叹之余也不禁联想,这世上尚有能将这盐铁转运使之位坐稳之人么。
沈岁寒不过是个八品拾遗,却为明昭委以重任,任这个天下第一大肥缺。上至三省长官,下至衙门文吏,都在等着看这个突然冒出来为女皇所看中的“新贵”什么时候败落下去。
当然,明昭本人和推荐沈岁寒的安无忌还是对这个在右拾遗位上磨了将近十年却不得升迁的人很有信心。被明昭有意压制了十年,却依旧不断直言进谏之人,天下恐怕难找出第二个了。
运河上救杨秀坊之事让明昭清楚的看到了,历任盐铁转运使的上奏之中,不实之处实在太多。而且各方势力掣肘,要想真的做出一番成绩来,八品拾遗的头衔还是不够。因此明昭决定在扬州等待沈岁寒到任,亲自嘱咐他一些东西。
沈岁寒来得也快,明昭在扬州尚未住满七日,这位新任盐铁转运使就已经带着两个从人轻车简从来到了扬州城门口。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入城,一道圣旨颁下,尚未洗去一路风尘的沈岁寒随着内侍来到行宫,觐见当今天子。
“臣盐铁转运使,右拾遗沈岁寒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行宫园林的一个凉亭内,明昭接见了沈岁寒。
“沈卿家起来罢。”明昭饶有兴趣的打量着沈岁寒,当年为河间王二世子之事一节,明昭见识了此人的直言不讳,后来明昭要来了当时沈岁寒弹劾河间王的折子,有理有据,入情入理,实是难得的人才。不过明昭为了打磨于他,故意将他压在右拾遗位上将近十年,不过这十年里,沈岁寒的谏言却只多不少,明昭每次都是远远的见他在含章殿内滔滔不绝,难得如此近距离的见到他。
卫朝选官,讲究的是‘身、言、书、判’四样,所谓身,即形体,需要 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否则难立官威。所谓言,即口齿清楚,语言明晰,否则有碍治事。 所谓书,即字要写得工整漂亮。所谓判,即思维敏捷,审判明断。而这身,在四样之中居于首位。但是沈岁寒的样貌,虽不能说是难看,但是身材矮小,还略带些罗圈腿,平凡之至的样貌也足已成为同僚们嘲笑的对象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