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风云恢宏史诗_周志方【完结】(57)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打听五打听,两人还真打听到了昨夜来的那个铜盔将军姓常名胜,从前做过当今太子李承乾的铠曹参军事,因为这一层关系在军中升的很快,年轻轻的已经是驻泾州的唐军前军统军了。

  采矶搀着常三多一路打听,一直找了三天,才来到泾州前军军营的大门前。常三多向守门的兵卒说明自己是常统军的亲爹,是来认亲的。把门的士兵看看他们褴褛的衣衫,怎么也不信统军大人会有这么个穷酸的爹。

  采矶就撒了谎道:“都是因为路上遇到了土匪,才落到这个地步的。”士兵问采矶是什么人,采矶说自己是常家的丫环。士兵打量了她几眼,说道:“嗯,这丫环倒像那么回事儿,不过,常将爷已经调到左屯卫军,昨儿就往长安去了。”

  一听这话,采矶当时就差点瘫下来,常三多宽慰她道:“孩子,别难过,知道他的去向就好,咱们原本就是畿县的人,对长安熟悉,一定能找到他。”听了舅舅的安慰,采矶强打起精神,二人转身南下,向长安一路迤逦行去。长安越来越近,她离希望就越来越近,八年的等待,她将等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贞观长歌八 哗变(1)

  常胜被突然调回左屯卫军,是因为长安最近出了档子事儿:曾当过李建成侍卫、后来投奔了梁师都的孙达潜入了长安。他在一间酒肆里和左屯卫军中一位小校饮酒时,被人认了出来。京兆尹的人接获线报赶到现场,只可惜来晚了一步,让他逃走了。

  孙达的出现,使李世民想到了要加强对左屯卫军的控制,这支人马从前是李建成的东宫六率,孙达和许多领兵将佐都有旧交。于是李世民把旧东宫出身的左屯卫翊府中郎将张道遵升了一职,调往云中,准备再选个得力的人去掌控左屯卫军。可是这新人选却令他颇犯踌躇:兵部推荐上来两个人选,一个是程知节的儿子程怀亮,一个是太子的旧属常胜。这二人都立过不小的战功,程怀亮在驰援绥州时曾率兵攻下胡人控制的两座渡口,常胜则在云中第一个杀进梁师都的帅府。程怀亮人虽不大,但出身将门,甚为勇猛,呼声颇高。而常胜呢,毕竟是太子的家臣,兵部将他报上来,十之八九是太子在里头使了劲。

  李世民是先砍下兄长的脑袋,继而把父亲逼得让位而登上权力巅峰的,因为有过切肤之痛,所以很注意均衡自己儿子们的势力。他既不想让东宫的力量太强,以至于有一天可能会让自己走到父亲李渊的那一步,也不想让东宫的力量太弱,被其他皇子凌驾,再出现一次玄武门之变。这次左屯卫中郎将的人选问题就牵扯到太子与蜀王一系的均衡,虽然只是一个四品官的任命,但李世民明白,做君王的往往最容易在看起来像小事儿的关节上出差池。依着这两个人的来头,要是不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无论擢升了谁,都会引发一场风波!朝廷正在加紧准备北伐颉利,怎么经得起这样的纷乱?

  李世民的决定迟迟没有做出,李承乾那头沉不住气了,忙召集自己的谋士们商量对策。当时的东宫,其架构就像是一个小朝廷,有大小几十号文武官员,名号不同,但职能和大朝廷里的文臣武将相近,这样设置,是为了从小培养太子协调臣子关系的能力,为他将来治国理政打好基础。一番议论后,大家建议他先把常胜平调回左屯卫军中,这样近水楼台先得月,就可以朝最终的目标更近一步。平调一个五品官不是什么难事,由东宫出面,一道公文在兵部和三省走了一圈,就发往泾州调人了。东宫既担负着守备京畿的部分任务,公文发走后,李承乾和手下加紧布置人马拿捕孙达,并加强了皇宫等机要之地的守备,谋士们还建议太子亲自到皇宫外替父亲守更,以示孝心。以李承乾的年纪和本事,他去守更本没有实际意义,但是他明白谋士们建议的用意所在,就连着五个晚上都到皇宫去值守。

  不想第五天夜里下起了大雨,淋了李承乾一个透湿,早晨被人扶回东宫就病倒了,高烧不止。李世民闻知详情,嘴里责怪李承乾多此一举,说孙达不过是个赌输了的光棍,何用如此兴师动众,但心里却深为儿子的孝顺感动,亲自去东宫探视了三次。第三次探视后回到承庆殿,李世民大笔一挥,下了一道诏令,升常胜为左屯卫翊府中郎将,等于把守备京畿的十六卫禁军中重要的一支左屯卫军交给了东宫。

  吃了这副“良药”,李承乾的病两天后就好了。

  李承乾心里舒坦,李恪的心里却又添上了一回堵。

  安黑虎向李恪禀报此事时,这位心高气傲的王爷正和中书侍郎岑文本一起下棋,听着听着,他把棋子一扔,站了起来,脸色铁青地在书房中走来走去:“父皇也太偏心了!程怀亮哪一点比不上常胜?一个驸马爷还拼不过他东宫的一个家奴,以后我姐姐的脸往哪儿搁,我的脸往哪儿搁?这口气我咽不下,我这就找程知节去,愣的怕不要命的,他嗓门大,父皇有时候也憷他!”

  岑文本赶忙拦住李恪:“不可。”李恪问:“怎么,你觉得程知节不管用?”岑文本说:“不!眼下朝廷正准备北伐,程咬金是统兵大将,在瓦岗寨的旧属遍布军中,要是他出来闹腾,皇上当然不会不顾及他的面子。”

  李恪有些诧异地说道:“那先生为何还要阻拦我?”岑文本说道:“殿下以为这次常胜能压住程怀亮全凭的是他自个儿立下的那些功劳吗?不,从根儿上说,他靠的还是主子在皇上那儿得到的恩宠呀!我听说自从孙达现身后,太子为了皇宫的守备抽空了自己的侍卫,并且亲自替皇上值更了五宿,最后病倒。这些事儿让皇上从太子身上看到了一个‘孝’字,正因为这样,皇上才会舍自己女婿去重用太子的家奴。你若非要和皇上拧着来,那岂不是不孝?在父亲那里,不孝的儿子和孝子争,谁占便宜谁吃亏,那还不清清楚楚吗?”李恪看着岑文本,慢慢地回到了棋枰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