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遍地八路_阎瑞赓【完结】(234)

  节气不等人,刚入冬老天爷就洒下了第一片雪花。在热南王厂沟的及时雨鹿地仰望天空的漫天飞雪感慨地呼道,好大的雪啊,明年定有个好收成。庄稼佬儿一年辛苦图个啥?好年景,交公粮,打东洋,太太平平翻身好治穷。八路军在口北俩仨月了,边练兵边整风边工作,根据地扩大了,部队恢复了元气,是该出击的时候了。

  飞雪中山坳里影影绰绰走来了一个人影儿,渐渐走近,鹿地终于看清楚了,忙跑过去打招呼,喂,是小周啊,怎么你来了,老李呢,没出事吧?

  大中书局女老板钻天燕周艳搓着双手说,好冷的天啊,首长放心,我们俩活得结实得很,得得的。她是东卢周的妹妹,朝鲜人,也模仿一句司令的乡音表示亲昵地取笑。

  鹿地拉她上了山坡上的小屋。老三加了火。常参谋倒了一碗热水。周艳捧着碗,烤着火,报告着军情。

  鹿地听了周艳的报告寻思,治安军有21个团,我们只有两个团,要打治安军就得在敌人的运动中一个团一个团地消灭,现在,机会来了,我们不能错过。

  副司令豹天说,我赞成司令的意见,打。

  鹿地派出一批侦察员先行进关,并命令各主力团、地区队、游击队在驸马寨、傅家城、鸡鸣村一带秘密集结。随后他挥师由洪山口进关,司令部设在驸马寨的农家小茅屋。即刻封锁了消息。各路首长陆续到达。司令鹿地、副司令兼十三团团长豹天、参谋长兼十二团长南国象陈老六、副团长狮子王殿、一区队长陈龙、政委魏淑敏、三区队长一棵草蒲公英、副区队长孙景华、参谋一窝蜂白兰雪、八区队长鲶鱼嘴丁大炮、政委刺猬马勺伤愈也赶来参战,陆续过达的还有滦山支队长兼兵工厂厂长扬子鳄节板斧、十三团一营长陈虎、青英支队长蔡妞,还有军医一阵风易翠屏、机要参谋鸽子谷雨、报社主编月里兔杨昭。八蹄马东卢周在卢龙寨养伤,北卢姚和副政委高老蔫去了西部会见西卢贾没有到场。在场的都聚精会神地等待着司令的命令,令出即行。

  门口轻悄悄地一声报告,侦察员回来报告说,驻迁安三屯营的治安军十团拟于12月15日向遵化县城移防。

  老三和常汝林立即打开地图放在炕桌的中间。首长们都伸过头来,临战的时刻,大家都情绪高涨,紧张地思维,高速的工作效率。鹿地拿红蓝铅笔从三屯营沿公路走向画到遵化,红铅笔在运行中突然返回四十里铺。接着画了一个稍瓜形的大圈子,展示了他的意图。

  豹天立即做出反应。他是陕西人,是学运领袖,当过县长,那年随八路军四纵挺进长城,在遵化北部打游击,已经几年了,他几乎成了半个长城老奤儿,爱吃房东腌制的花椒叶就窝头。他脑子来的快,立即领会了司令打伏击的构想,便说,这一带多丘陵,部队易隐蔽好出击,就在四十里铺吃掉这个团了。

  鹿地问,参谋长,你的意见如何?

  陈老六说,我同意。十二团在东,那就由东边的白马峪向西布阵;十三团由西向东布阵,就由大柳树村开始。两点相距约20里,好大的口袋啊。

  一棵草蒲公英急着问,参谋长,我们三区队在哪?

  鹿地说,你在司令部做预备队。

  豹天说,一个区队做预备队不够,再留下一营和青英支队。

  鹿地说,好吧,大家注意,行动必须隐蔽。现在是14日,部队要吃饭,休息,养精蓄锐。晚8时行动进入阵地。

  12月15日,太阳老高了,不见治安军的影子。在鸡鸣村八路军临战指挥部里的鹿地坐不住了,他急促地上了前沿,伏在一棵大树下拿望远镜向东三屯营的方向望去,公路上还是个空巴拉。

  鹿地要亲自下山到公路上看个明白,他命令部队注意隐蔽,不准暴露目标。他就约了蒲公英、丁大炮、节板斧、陈虎、常汝林五人,换了便衣就下山了。他们悄悄走进四十里铺那条东西横贯的公路上。街上行人很少,只有几个老头靠墙根晒太阳,咬耳朵,说古论今,指点江山。见有生人进铺子,他们就大声地山南海北,拉大玄,东家长,西家短,扯老婆舌头。

  鹿地他们走进路边的一家小饭馆。围着蜡染兰花兜兜的老板娘热情地打招呼说,哥几个吃点啥?我这铺子里要啥有啥,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山里转的,河里窜的,树上爬的,土里长的,人养活的……

  蒲公英一惊问道,啊?你还卖人肉?

  女老板说,这位大哥误会了,这年头人养活的不是人,而是猪羊牛马鸡鸭鹅兔子驴,您要吃那一种,现吃现做,酥香清脆,包您吃一口想第二口。哥几个请坐。

  鹿地一笑说,老板报的那些上表的菜,我们吃不起,就每人来一碗面吧,实惠些。

  老板娘答应一声,吆吆喝喝进了操作间。吹糖人那么快就端来了冒着热气喷着香的肉丝面。八路军平时吃的是粗茶淡饭,今日的肉丝面可就是上上席了。大家把箸吞面之时,门口传来一阵屁驴子(洋名:摩托。土名:连续放屁才跑的驴,故名)的突突声,嘎吱一声刹车,跳下一位治安军少尉。他一脚踹门进来说,上茶。

  老板娘紧溜地不怠慢端茶又递烟,还兜揽买卖说,老总,吃点什么?

  少尉不理睬吃,问道,这里距遵化县城还有多远?

  老板娘一笑说,老总准是外乡人,我们的村名就告诉了您。我们村叫四十里铺,原本是古代传递公文的驿站,距县城刚好四十里,从明朝到今五百年一来二去就叫了这个村名。老总,您到了遵化可就过了饭时,不如在本店先垫补垫补,赶路好有个精神头。差事是官的,肚子可是自己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