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们的嘴不停地叨叨,难以表达她们长期不能摆脱的恐惧,今天可有了头,她们说,再也不用跑反了。
孩子们,在人缝里钻来钻去,跑着,跳着,说着,笑着,摇晃着小脑袋吵闹着。他们拉拉八路军的手,抱一抱八路军的腿,摸摸八路军的炮……
一匹飞马跑到鹿地跟前敬礼,报告。
大家回头看时,原是电台的青年马克思,他说,报告司令员,收到东进各路部队的电报,请过目。
鹿地说,你念给我听,一边走一边念。
青年马克思在马上念道,西路14军分区贾老头电称:他率13团、16团2000人,近日出关,入兴隆县境,收复围场、隆化,满军1万人投降,他们正向承德逼近;中路15军分区王殿、节板斧电称:他们率11团、51团3000人,出喜峰口,入平泉,收编满军19旅,尔后兵分两路,一路向宁城、赤峰进发;一路向建平、凌源、朝阳进发,沿途俘满军5000人。
鹿地说,回电,问他们见到苏军没有?有没有16、17军分区的消息?
青年马克思说,是,马上回电。
鹿地思忖片刻说,翠屏啊,我不放心陈老六他们,他上了年纪,就怕……
易翠屏说,鹿哥,你说吧,我们仨去看看,行不?
蒲公英说,对,该我们出场了。
白兰雪说,你别出声,听司令的。
鹿地说,只有你们仨去了。那就去吧。
易翠屏回头对刘韬说,常参谋去搞气象,司令身边就靠你了。
刘韬说,风仙放心。
易翠屏、蒲公英和白兰雪三人一阵风就刮到了滦河东,16军分区没有人了,只有地方的东卢周和他的妻子谷雨,在老乡家里,忙活着谷雨生孩子。谷雨见他们仨来了,自己不停地抱怨自己,啥时候了,他偏偏来凑热闹。东卢周说,陈老六带队先走了,我们俩拖了部队的后退。
易翠屏说,不,你们都不用自责,这可是大喜事,今天是什么日子?
白兰雪说,八月十五,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五日。
谷雨说,翠屏姐,你来的正好,老周正犯愁没有人接生。
白兰雪说,向道,你出去。老周,你也别在屋里碍事。在门外听宣。
老周和蒲公英在屋外焦急地等待着,东卢周说,把谷雨交给翠屏姐,我放心。
蒲公英说,那天在卢龙寨我就担心谷雨这么重的身子还上山,上去了就在山上吧,可是你们又下山来。
老周说,她是想这是最后一仗了,再啥也得参加,走到半路上就不行了,逞强。
蒲公英说,我若是她也这么干。
他俩说着拉着,屋里哇的一声大叫,孩子出世了。
白兰雪走出临时产房来宣布:我们的儿子降生了。
她是个大力士,声音洪亮,全世界都听见了。那声音超过了无线电台的广播。可是,在今天又一个惊天动地的广播同中国孩子降生的广播挤在一个频道。时不时地透露出一点羞羞答答的声音。那就是日本天皇的投降诏书。
进入八月,日本的日子就难过。《波茨坦公告》烧了天皇的屁股,他们想拉苏联,正在等待苏联回答之际,美国在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日本采取沉默态度,美国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这是八月九日发生的事情,就在同一时间,苏联老外长在他的办公室召见了日本驻苏大使,宣布:从即日起,苏联与日本处于交战状态。两小时后,苏军进入满洲,给日本关东军以重创。日本除了求和,无其他出路。被迫接受《波茨但公告》,于是,天皇怀着前途未卜的心情向全世界广播……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措置收拾时局,兹告尔等忠良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接受其联合公告。
夫谋帝国臣民之康宁,偕万帮共荣之乐,斯乃皇祖列宗之遗范,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曩者向美英两国宣战,亦为期望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占领土,固非朕之志也。然交战已历四载,朕之陆海将士勇敢善战,百僚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奉公,各尽所能,惟战局未必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使用残虐炸弹,频频杀伤无辜,残害所及,诚不可测,且若继续交战,不但我民族终告灭亡,且人类文明亦必被毁,如斯朕何以保全亿兆赤子,谢皇祖皇宗之神灵,是故朕命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帮,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损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难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其所难忍,堪其所难堪,以为万世开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如情之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尔等臣民其克体朕意……
天皇的声音传遍日本,传遍全世界,也传到中国的围场。一心想围剿八路军陈虎支队的岸谷在他的办公室计划下次行动的时候,介川慌张地跑进来不顾失礼之嫌地说,你听广播了吗?快,打开收音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