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说,别拿大妈妈吓唬小孩子!帽子,我见得多了。你拍响了桌子就算你有理了吗?欧洲谚语说,马车的坏轮子最响。
他们吵了一架,斯基少将气得掉头就走。到门口回头扔下一句话说,限你们在一周之内撤出沈阳,交出所有军火库。
他走了,室内一阵清净。伍修权、鹿地以请示的目光期盼着彭真拿出主意来。彭真思想片刻,亲自动笔给中共中央报告起草电报稿。他说,你们都回去,多召集些同志想想办法。人家是大腿,我们是胳膊,做撤的准备。
鹿地回到自治军司令部,政委北卢姚、参谋长南卢陈以及易翠屏、蒲公英、白兰雪、青年马克思、总编杨昭、朱欣和小桃都来打探消息。大家都一个心思关心东北的命运。鹿地说,我感觉我们的人手太少了,我们的人呢?参谋长说,19旅在山海关,22旅在锦州,21旅在鞍山,23、24、25旅在吉林、黑龙江。政委说,我们的干部不够用,辽西一个炊事员都当了县长。中央派的军队和干部怎么来得如此之慢?易翠屏说,向道回来我们就知道这事了,我们仨有一个主意和大家商量,行得通就试试。
杨昭说,一定是新闻了。快说。
易翠屏说,用举行阅兵的方式,搬运军火。把库里的家伙都捣动空了,还他一个空扒拉。让他说不出话来。
杨昭说,喝,好主意,你算是掐准了他们的脉。你霸道我们就有对付霸道的办法。大家没有想出比此主意更好的主意来,都表示赞同。鹿地说,给各旅发报,命令他们轮流空手进沈阳,此事由参谋长指挥。翠屏啊,你们仨协助参谋长。特别叫丁大炮来,把他那个野炮团扩编成旅。
陈老六说,阅兵必须请彭真同志、陈云同志以及东北局的同志都上阅兵台。这要靠鹿司令姚政委去请他们。
白兰雪说,阅兵要有名,不然,咋说,不年不节阅那门子的兵?
杨昭说,有理,有理。就说庆祝《双十协定》签字。
大家都啊的一声,唏嘘长叹。鹿地说,难为你们了,想得出来。
1945年9月18日,因为日本投降,中国的胜利,人们在8月15日的狂欢中似乎忘记了以往哭泣的日子。而今,国共两党在重庆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又称《双十协定》),是件举国大事。值得祝贺。
在三经路博物馆临街的二楼上就当了检阅台,东北局的几位首长扶栏眺望。从远处走来纵队整齐的八路军,乐队开路,横幅高挑,上写着:庆祝和平建国协议的诞生!部队都是青一色的草绿新军装,新装备,重机枪方队,野炮方队,骑兵方队,步兵方队,摩托方队……各式各样的方队源源不断,没有尽头。
街上的举动,招来无数居民观看,都叹息说,14年前若有这支部队,日本军队就进不了沈阳,进不了中国。也有人说,假如没有日本侵略军当靶子,也不会锻炼出八路军这样强大的军队来。家贫出孝子,国难出英雄。可惜,没有多少人懂得这个环。八路军这个锻炼的机会就是委员长给的。他躲在峨嵋山,把八路军推到前线,原意是想借日本人的刀灭绝共产党。可是,共产党百炼成了钢,八路军千锤成了器。事与愿违,委员长后悔晚了,怕了。日本人害怕他,美国人只能来文的(比如出面调停),苏联人也拿他没有办法。他们就是天马行空,来去无踪,我行我素的狂士。兴狂风,做狂雨。捅破天,戳翻地。回君炉,正人心。他们就是重新打造出来的另类。
半天过去了,阔步走来接受检阅的部队没头没尾,人们的目光顺着队尾一直追朔到苏家屯军火库。
贼大贼大的军火库,铁门、铁墙、铁丝网。日本投降了,网上没有了电。这里最忙的就是陈老六、易翠屏、蒲公英、白兰雪以及小丙和加腾。他们来一个旅武装一个旅,空手进去,全副披挂地出来。
19旅炮兵团的丁大炮、马勺来了。给陈老六、易翠屏行礼报了到。
蒲公英拉着大炮说,二瑞咋没来?
马勺一面和白兰雪打招呼,一面说,他们就在后头。
易翠屏说,鹿司令计划给你装备一个炮兵旅。
大炮说,可是,我只有一个团。
易翠屏一笑,你先进库。
大炮发令,带一个团开进。易翠屏挥手向军火库里一扬,撒土成兵。大炮带队出来的时候,一个整编炮兵旅开着炮车向参谋长辞行。
陈老六说,大炮啊,山海关是进东北的大门,你可要把好这个门。
大炮说,是,是。
马勺嫌他说的不够味补充说,参谋长,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有我呢,连个苍蝇也别想飞过这个门。
陈老六信任地点头,大炮、马勺就带着一个炮兵旅接受东北局首长的检阅去了。
二瑞的19旅从军火库出来了。陈老六说,19旅在山海关,大炮配合你们。
政委刘子瑞、旅长张盛瑞说声是!就雄赳赳地上了街。
王殿、节板斧、孙景华的22旅开出了军火库。陈老六嘱咐,锦州是进出东北的咽喉要道。你们的担子不轻啊。
节板斧说,不在话下。
王殿说,参谋长,我有了新枪,这个神枪就交公吧。刘韬早就想着这支神枪了,还了他就得了。
陈老六说,不,你使惯了双枪,别乱了你的习惯。将来马放南山的时候,就把它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