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翠屏说,好,我都答应。
大炮说,我要炮弹!
易翠屏说,要多少?
马勺说,多多益善。
王殿说,我要电台。
易翠屏说,一个团一部电台,连以上都配备电话。
月牙挂在天边,无风,宁静,无声,天与地已经熟睡。易翠屏、蒲公英、白兰雪三人在山海关老龙头入海处的沙滩上研究地形。易翠屏转身刮起一阵风,扬沙成兵。片刻,陈老六等诸人所求,都如愿以偿。
天麻麻亮的时候,参谋长陈老六、双抢手王殿、鲇鱼嘴丁大炮、刺猬马勺巡视山海关阵地,万分满意的陈老六笑得合不拢嘴。石河以东、从老龙头到九门口沿长城一线都是八路军摇撼的红旗,高声的呐喊,我们誓死保卫山海关,与阵地共存亡。
清晨声音传得远,一直传到秦皇岛。国军听到山海关那边声浪翻滚,不知出了什么事,是有利还是不利?士兵飞报13军军长石觉,他不能判断虚实,立即报告给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将军。
杜长官在秦皇岛这个潮湿的城市不习惯,睡了一宿,腰酸腿痛。他是陕西米脂人,将不到50岁,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参加过北伐战争,也围剿过红军,有功,重用,曾任少将师长、军长。抗战时参加桂南战役,曾毙日军少将旅团长林正雄。那年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代理长官,率军入缅与日军作战。今天他在委员长面前表了决心,一定要在山海关大显身手。可是他大半辈子在南方度过,不习惯寒冷潮湿的北方。
杜长官由侍卫伺候起了床,洗漱毕,在院中走一趟拳脚。吃过早点,喝了咖啡,拿白绢按按嘴角,才传13军军长石觉。
侍卫官说,是!
参谋送来一大堆电报,杜聿明一一批阅。有报军情的;有报战况的;有军令部调兵的;长春熊大员督促他快一些出关进东北。有消息说,苏军就要撤军了。杜聿明大为恼火之时,石觉报告。
杜聿明不耐烦地问,一大清早,什么事啊,大惊小怪的。
石觉说,报告钧座,山海关方面共军增了兵。
杜聿明问,山海关共军究竟有多少?
顾问赤本三尼说,10万。
一个参谋说,8万。
杜聿明摇头说,山海关的共军超不过5万。
石觉说,不止吧?
石觉是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13军本是何应钦新军的一部,美式装备。士兵都是青年学生,没打过仗,是在贵州训练出来的军队。别人不知底,石觉知道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故此他把共军说得越多对他们越有利,越有战败的说词。
赤本三尼说,山海关发生过几次大战,远的不说,只说300年前,闯王与吴三桂大战山海关,结果,李闯王战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今日山海关大战……
杜聿明一听赤本三尼把国军比做李闯王,败兴。于是他打断赤本三尼的话说,你一个日本人没有资格谈论中国历史。
赤本三尼突然明白自己失态妄言,忙连连说自己无知,无知!
杜聿明说,我们在秦皇岛有8个正规军,30万人,是共军的6倍,国军居优势。我命令,13军集中火力攻占山海关,打开国军通向东北的大门。
山海关西的石河子是古战场,今天又发生了一次大战。13军军长石觉亲自指挥89师以整师的兵力向守卫在石河子前沿首山八路军阵地发起进攻。凌晨时分。石河西岸将军台国军的炮兵阵地,扬起各种口径的大炮,通着军调部的面,发射排炮,猛烈轰击。顿时,狂风暴雨般的炮弹连续不断地向八路军前沿阵地倾泄,向八路军战士中间倾泄。公正的军调部则一言不发了。
坚守在首山阵地上的是八路军46团。陈老六为组建这个团付出了血与汗水的代价。它的底子就是当年的联庄会,军事素质高。刘仙舟千方百计想要这个部队也没有如愿。为此,陈老六老伴牺牲,家被抄被烧。他什么都不要了,只带着这支队伍参加了抗日武装起义。经过八年抗战的锻炼,现在壮大成一个主力团。他们本来知道有令撤退,但是,他们见参谋长陈老六没有走,理解老参谋长的心思,决定同参谋长与阵地共存亡。
炮弹震耳欲聋的爆炸扬起几丈高的沙石碎片,像雨点似的落在八路军战士的身上,把他们都埋在一个个的炮弹坑里。战士都成了土人,从战壕里站起来一个一抖浑身落土,眉毛上是土,一嘴两鼻子的土,耳朵眼里也是土。成了名副其实的土八路。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土人就是爱土,爱山海关这一方热土,拿生命保卫这一方土。他们紧握手中枪,贴在阵地上。其实,现在的阵地就是这座秃山。原本山顶上有座二郎庙,被国军的炮火炸飞了。庙里的二郎神泥胎落地灵魂归天了。46团指战员借助二郎庙的断壁残垣当掩体。好在电话线没有炸断,继续与指挥部联络。团长不停地呼叫01……
电话的那一头,拿着听筒的陈老六说,我是01,你们伤亡多少?
团长说,战地还在,伤亡不大。
陈老六说,感谢46团,你们再坚持一下,别给家乡丢脸。
回头陈老六拿起另一部电话说,命令炮兵旅,把国军的炮火压下去。
丁大炮说,参谋长我们就等你下命令呢。
大炮命令开炮时,易翠屏说,就打一炮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