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128)

  能在政治上控制德国的紧迫形势终于出现了。他向工人们发出的呼吁是用共

  产党人的词藻表述的。“德国的工人们,觉醒吧!挣断你们的锁链!”——戈

  培尔的《抨击》报是这样宣布的。对农民们(由于世界农产评价格的下降,

  他们的利润正被化为乌有),希特勒提出了调整税收和进口关税的主张。没

  有工会为他们撑腰的中下层阶级所得到的是希望;以贫困为耻的中产阶级所

  得到的是自尊。对大学内外的青年理想主义者,希特勒给的是——一个理想

  的新世界。

  青年理想主义者的人数虽不多,但他们是希特勒未来的斗志昂扬而又

  忠贞的干部。当希特勒宣扬反对唯物主义和自私自利、保证建立社会大同和

  一支为实现社会主义、使德国永葆青春而斗争的十字军的尖兵队伍时,他们

  一个个听得着了迷。他们相信,希特勒将创立一个真正社会主义政权;他们

  在大城市的街道上游荡,高呼着与他们的共产党敌手们共用的口号:“要自

  由!要工作!要面包!”新兴起的一代“觉察到,事物正在发展,可怕的停

  滞不前的状况业已结束。”有个追随者回忆道,“要真正理解它,你就得在其

  中生活。”现在正是这样的时刻,去为吸引大多数青年理想主义者呼吁,而

  希特勒是唯一能理解这一呼吁的力量的政治家。

  不少知识分子,社会名流,甚至皇室,都被他吸引过来。那年春天,

  德皇的稚子奥古斯特·威廉(“奥威”)给他的亲爱的战友希特勒写了一封信,

  “从心底里愿意”告诉他,他刚被吸收入党。“这是我深受感动的时刻,我

  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您,并向您表示效忠。”王子害怕共产主义会传播开来;

  他的转变也影响了菲力气·冯·赫森亲王——德皇的侄儿,维多利亚皇后的

  孙子。后者也转而支持希特勒。

  1930年,希特勒也为德国人带来了某些新的东西——团结的感情。

  他欢迎人人都加入远征,没有阶级界限;唯一的条件是,他必须自觉自愿地

  跟随希特勒,在反对犹太人和赤色分子的战斗中,在为生存空间和德国利益

  的斗争中,殊死战斗,直至最后一息。“我们感觉到的,”一位早期的党员写

  道,“也是我们的心迫使我们想的是:希特勒,你是我们的人。你讲话时,

  就像是个曾经上过火线的人,曾与我们一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不是坐软

  席的人,而是像我们一样,是个不为人所知的军人。”正是这个超自然的呼

  吁才把形形色色的投票者的感情调动起来。除了对人民团体和工人外,希特

  勒并未坚持反犹——特别是“清除”犹太人的问题。对文化水平较高者和理

  想主义者,这个问题只在耳语中或者若无其事地谈上几句。

  那年夏天,希特勒为了推行其包罗万象的计划,不辞劳苦,到处奔波,

  在最后6个星期内,竟发表了20次重要的演讲。希特勒是个生就的政治家。

  他发现,与群众在一起,与人们握手,亲婴儿的脸蛋,向妇女鞠躬,这不但

  是自然的,而且还能受到鼓舞。他更常与工人阶级或中下层阶级的追随者一

  起吃饭,而不是与上层人物一起就餐,他的平等待人的态度对小职员,小商

  人和劳工均具有吸引力。

  为了接近每一种人,希特勒所采用的虽然是分别发信的方法,但他从

  未忘记他在兰茨贝格的教训:他必须把群众争取过来。所以,在小事上,他

  不允许自己采取咄咄逼人的立场。

  对百万富翁,赤色分子,马克思主义分子,以及带来失业、使农产评

  价格下降、将中产阶级的节余洗劫一空的那个“制度”,希特勒则反反复复

  地进行抨击。他不是以阶级去对抗阶级。他能将他们全团结在一起。

  德国——在此事上可说是全世界——从未如此服从过这种引诱。戈培

  尔组织了6000个集会——在大厅内,在能容纳万人的帐篷下,在露天。

  还有火把游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贴满了醒目的红色口号标语。

  纳粹发行的报纸,常常发行某一运动的专刊,且一印就是数百万份,在全德

  国可说是铺天盖地;若是卖不出去,他们便免费散发。

  在大选当天上午对工人们的最后一次训示中,戈培尔就如何操纵选举

  的问题,对他们提出了忠告——虽然可笑,却是可行的忠告。“开玩笑地做,

  认真地做!要像人们通常对付他们的办法去对付你们亲爱的同仁!要刺激他

  们,让他们发火,然后牵着他们的鼻子走!”当天,全国的投票站前排满了

  长长的队伍。投票总数为3500万;比1928年多出400万。希特勒

  于午后来到慕尼黑的选举中心。迎接他的是纳粹党的出版商阿道夫·米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