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吵吵闹闹,大喊大叫,身穿制服的家伙!我仔细地观察了他们的面孔。
我越观察,所见的东西便越使我震惊:许多人的面孔都是犯人和堕落分子的
面孔。与这伙歹徒同坐一堂,这是多大的堕落!”
格里戈尔·斯特拉塞尔在国会的讲话是比较稳妥的——“让我们就此
止步吧。只要民主依然存在,我们就按旧制度行事好了..只要适合我们的
需要,我们现在拥护魏玛共和”——然而,在首都街头发生的事情,却为未
来的事件投下了不祥的阴影。数以百计的冲锋队便衣业已在捣毁犹太人的商
店、咖啡馆和百货商店的橱窗。
(5)
对希特勒而言,紧跟着9月大选的国际宣传,既好又不好。随着希特
勒声望的提高,他的侄子,与母亲一起居住在英国的威廉·帕特里克·希特
勒,便慕名来访。1909年,在都柏林当待者的小阿洛伊斯,与爱尔兰姑
娘布里吉·伊丽莎白·道林结了婚。由于阿洛伊斯不断变更谋生的方法,他
们的日子过得既紧张又忙碌。阿洛伊斯在利物普开过小饭馆,将它变卖后又
买了一所供出租的公寓。他当过旅店老板,破产后,成了出售刀片的小贩。
布里吉过不惯这种艰苦的生活,曾几次出走。威廉·帕特里克出世后,夫妻
争吵得更加厉害了,原因是,阿洛伊斯遵循他父亲的教条,认为对孩子们从
小就得严加管教。他趁布里吉不在家,几次毒打了婴儿。威廉·帕特里克长
到3岁时,家庭便破裂了。据布里吉说,阿洛伊斯抛弃了他们,自己只身返
回德国;但阿洛伊斯则对亲友们说,他的妻子与一工程师私奔,还把孩子带
走了。
当布里吉与她的儿子在报上看到希特勒在大选中获胜时,他们认为,
“这是搞钱的好机会,便同意让赫斯特报纸的记者采访。”阿洛伊斯毕竟从
未寄钱来养家!于是,他们便在伦敦开始与赫斯特报纸的代表谈判。10月
上旬,威廉·帕特里克的照片便在美国的报纸上相继出现。照片的解说词说:
“在伦敦工作的小职员威廉·帕特里克·希特勒,是德国的新政治首脑阿道
夫·希特勒的侄子。他生于利物普,对叔父的目标知之甚少。”事实上,他
的确知之甚少,不得不写信给父亲,询问这位新政治首脑的生平。“父亲回
信了”,多年后他对战略情报处的采访人说,“信中说,阿道夫要求开家庭会
议,现随函将车票寄去。”一到慕尼黑,母子二人便发现,希特勒“怒火满
腔”。在有安吉拉·拉包尔和阿洛伊斯参加的家庭会议上,希特勒说他的“名
声越来越大,你们休想爬在我背上,白白骑着我出名。”他说,由于小阿洛
伊斯未与布里吉离婚便又重婚,把家事泄露给赫斯特的报纸,这种做法会毁
灭他在政治上获得成功的机会。“我历来是多么小心谨慎,不把自己的私事
泄露给报界!”他说,(据威廉·帕特里克9年后在《巴黎晚报》上发表的一
起文章称)“我的身世切不可让这些人知道,切不可让他们知道我是什么地
方人,是什么家庭出身..即使在我的书中,关于这些事情,我都只字未提,
确实只字未提,现在呢,我的侄儿偶然被发现了。他们在搞调查,还派出间
谍去挖掘我的身世。”据《巴黎晚报》的那篇文章说,说到这里时,希特勒
愤怒地宣布,威廉·帕特里克连一位亲属都不是,因为他的父亲小阿洛伊斯
(他在场听到了这些,未发表评论)是大阿洛伊斯·希特勒收养的义子。他
与他母亲(据战略情报处的采访人称)应立即返回伦敦并通知赫斯特的报纸,
纳粹党的领袖是另一个阿道夫·希特勒,不是他们的亲属。这种解决办法使
希特勒“很高兴”,在敦促母子二人“尽快返回英国,现在和将来均断绝一
切关系”后,希特勒给了阿洛伊斯2,000美元,作为母子二人在慕尼黑
的费用和返家的路费。阿洛伊斯支付了费用,买好了车票,并答应将余额如
数邮寄出去,因为这样做“安全得多”。威廉·帕特里克发誓说,钱压根儿
就未收到(奇怪的是,在此后不久,纽约的赫斯特刊物《美国人》便发表了
由小阿洛伊斯·希特勒署名的关于阿道夫·希特勒的报道。文章中,小阿洛
伊斯在文章中称他的弟弟是个既讨人喜欢又慷慨大方的孩子,还是个梦想
家,其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如天地。在他母亲死后,阿道夫曾将妹妹带至维
也纳,在那里,兄妹二人与无情的穷困作了艰苦的斗争。阿洛伊斯写道,为
了养活保拉和他自己,阿道夫不得不去扫街和干其它体力活。后来,他便去
了慕尼黑,当了房屋油漆工和装修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