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史无前例的。从前的誓词只要求服从宪法和总统。这个对某人指
名道姓作的誓言,在元首与每个海陆空士兵之间建立了私人的联系。然而,
却没有哪位军官曾提过一星半点的反对意见,或对此举世无双的措词提出过
疑问。在这天结束前,三军将士人人皆进行了同样的、忠于个人的宣誓。
兴登堡葬礼之第一阶段于8月6日在克罗尔剧院举行。人们抬着兴登
堡的灵柩,从穿着灰色、褐色和黑色服装的冲锋队和党卫军的队伍前走过。
这些意见分岐的队伍,也在忠于元首的类似的誓言下团结起来了。葬礼上奏
的音乐是哥德达马隆的殡葬进行曲——这是颇有象征性的。
次日中午,兴登堡入土了,地点不是在兴登堡生前所期望的诺伊德克,
由于希特勒一再坚持,在元帅取得最大胜利的达能堡。兴登堡的遗体被放置
在灵台上,置于战斗纪念碑的正中——这是个庞大的建筑物,上有8座四方
塔楼,高达60英尺,每座塔楼上均有一把火炬。这不禁使弗朗斯瓦·本塞
大使想起了条顿武士建造的城堡。
希特勒迈步上前去迎灵。及至到了讲演台上,希特勒才发现,他的一
名副官把讲稿弄错了。于是,便出现了狼狈不堪的停顿场面。为何会停顿,
欧洲各地的无线电听众肯定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但希特勒很快便镇定下来,
即席发表了一篇讲话。这篇讲话是记者罗茨纳听他讲过的最简短的讲话之
一。希特勒在讲话的末尾全面称颂了兴登堡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取得的成就。
他的措词可说是瓦格纳追随者的英雄,而不是与路德教正统派的身份相吻合
的:“现在,让您进入英灵殿!”
葬礼结束后,希特勒吻了兴登堡的女儿们的手。在威严的葬礼——如
果不是机会主义的话——感召下,冯·勃洛姆堡将军冲动地建议,此后三军
将士在与他说话时,不要像通常那样称“希特勒先生”,而称“我的元首”。
希特勒接受了这一建议,返身回了柏林。在柏林,为进一步巩固其权力,他
打电话给巴本,询问老头子是否留有政治遗言。巴本说,他会问问小兴登堡。
希特勒说:“若能尽速将此文件保证交到我手中,我将感激不尽。”巴本立刻
派一名贴身秘书前往诺伊德克。他带了两封封好的信回来。巴本立刻将信转
呈给元首。巴本看得出,希特勒对信的内容是很不高兴的。希特勒冷冷地说:
“这两封信是已故总统写给我私人的。是否发表,何时发表我以后再定。”
谣言于是四起,说希特勒有意扣押这份遗言。
由于在外国记者中闹得满城风雨,汉夫施坦格尔不得不在喝茶时提出
这个问题。“告诉你的外国朋友,请耐心等待到我们将它正式发表吧”,希特
勒反驳说,“那帮谎言家怎么想,我不在乎。”
8月15日,这份遗言终于发表了。它赞扬了希特勒及其政府所取得
的成就,还强调了军队作为新政权的“象征和坚定的支持者”的重要性。首
都有人在议论,这份文件是经兴登堡回忆录的编辑篡改过的,说奥斯卡·冯·兴
登堡及他父亲的顾问梅斯纳在这一起其中是串通一起的。后来,奥斯卡在电
台向全国发表讲话,发誓说,他父亲历来是支持希特勒的——这反而使谣言
听来有点可信。这虽是个讽刺,但奥斯卡却没有撒谎。尽管兴登堡对希特勒
政权的某些方面反感,他却把希特勒看成是自己的继位人。
奥斯卡的讲话是大可不必的,因为此时的希特勒业已得到了德国各社
会阶层的强大的支持。连“德国犹太人全国协会”也发表文告支持他。这样,
到了8月19日,几乎90%的德国人都自由地投票赞成阿道夫·希特勒成
为兴登堡的继位人。他们这样做,也是批准他的纲领和领导,将他朝独裁方
向推进一步。
第十三章 意志的凯旋
1934—1935
(1)
在公民投票取胜后,正值夏末,希特勒隐身于贝希特斯加登稍作休息。
在他心爱的上萨尔茨堡,他常外出散步,一外出就是几小时。他并常与人谈
话——这是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但与此同时,他也为即将在纽伦堡举行的
党的生日代表大会作准备,因为这次大会可能会被对罗姆事件的清洗的痛苦
记忆所破坏。为了阻止这一情况,他决心不再采取通常的做法即威胁、许诺
加和解。国家仍动荡不安,而像史本格勒那样勉强同意国家社会主义的知识
分子,现在又成了敌人。
希特勒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外国记者又急于拿到材料、并可能运用
这些材料去谴责或挖苦他的政权。多洛绥·汤普逊已在《哈普市场报》上发
表了一起文章。“这不是一场革命”,据说,一位前来观看在奥贝拉姆默演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