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226)

  签,否则,我们的会见便徒劳无功。你若不签,那我晚上再考虑下一步该怎

  么办。”

  许士尼格拒绝签字。他说,即使签了,这也是废纸一张。因为,按宪

  法规定,只有总统米克拉斯才有权委任内阁成员和宣布大赦。他也无法确保

  文件中规定的时间限制得到遵守。

  “这你得保证做到!”

  “我恐怕保证不了,帝国总理先生。”

  许士尼格挖空心思的法庭式回答,令希特勒怒不可遏。他冲到门前,

  高声喊道:“凯特尔将军!”他转身对许士尼格说:“我以后再让人叫你来。”

  身在冬天花园里的凯特尔,听到希特勒的大声吆喝后,像一条忠实的狗似的,

  急急忙忙跑上楼去,就在许士尼格快出房时走进书房。凯特尔上气不接下气

  地问元首有什么吩咐。“什么也没有!你坐下就是了。”凯特尔摸不着头脑,

  乖乖地在角落里坐下。此后,他的同事们便给他取了个绰号:跟班特尔。

  由于不知道希特勒是在进行恫吓,所以,待许士尼格来到冬天花园时,

  已是胆战心惊了。他把情况向外长施密特叙述了一遍。施密特说,若“在五

  分钟内”,将他们抓起来,他也不会惊奇。

  楼上,另一个奥地利人,一个温和的纳粹分子,又是个文艺评论家,

  正在对希特勒说,许士尼格为人小心谨慎,遵守诺言。这话使希特勒产生了

  印象,作了个闪电式的战术转变。

  这一次,当许士尼格再次走进书房时,希特勒已是宽宏大量的希特勒

  了。“我已决定改变主意”,他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不过,我要

  警告你,这是你的最后一次机会。我再给你三天时间,到那时协议就生效。”

  在经过两次交锋两次受震惊后,希特勒小小的让步似乎变得比实际的

  更重要了。许士尼格同意签订合约了。一当修改的文本被送去打印时,希特

  勒又变成殷勤的主人了——一个刚以高价出售某件艺术品却声称物美价廉的

  主人,“相信我,总理先生,这是最好不过的。今后五年内我们可靠这项协

  议行事了。”

  待双方签署这份(一式两分)协议时,已是晚间了。希特勒请许士尼

  格和施密特两人共进晚餐,但他们却急于要起身回萨尔茨堡。在巴本陪同下,

  两人默默地冒着大雾,连夜赶回萨尔茨堡。巴本最终开口了:“总理先生,

  你现在明白了,与这种反复无常的人打交道是多么困难。”但他又急忙说,

  他相信,下一次就不会这样了。“你知道,元首有时也会变得非常迷人。”许

  士尼格暗想,恐怕不会有下一次了。

  在贝格霍夫,希特勒又在进行另一个恫吓。他向将军们发出指示,在

  尔后几天内,在德奥边境进行模拟入侵演习。进攻的威胁有希望诱使奥地利

  总统米克拉斯批准这一协议。如果说许士尼格是在回味这一切,希特勒亦然。

  “这个许士尼格的骨头比我预料的要硬些”,他在笔记本中写道,“凯特尔的

  出现似乎怔住了他,但是我并不认为他的签字意味着屈服,必须特别小心谨

  慎,不得让情绪再有所改变。他那些耶稣会的弟兄们是不堪信任的。”

  (2)

  要使协议获得同事们和米克拉斯总统的批准,许士尼格得整整花上三

  天时间。这位总理回到维也纳时已是星期天了,而星期二下午即十五日协议

  就要过期。他立即与米克拉斯磋商。总统同意特赦在押之纳粹,却强烈反对

  委任赛斯—英夸特为内政部长。“我可让他任其它职务”,他说,“决不能将

  警察和军队交给他。”

  在贝希特斯加登进行秘密会晤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奥地利之非官方

  议会——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全国出现了不安的情绪。内阁成员之间出现了

  唇枪舌剑,一部分成员说,许士尼格应将希特勒在贝格霍夫玩弄的野蛮战术

  公诸于世;另一部分人则称赞总理之小心谨慎。在希特勒的最后通牒到期前

  24小时,由于众说依旧纷云,便在总统办公室内召开紧急会议。

  出席此次会议者,除两名主角外,还有维也纳市长,国家银行总裁和

  一位前总理。在将时局重温一遍后,许士尼格提出了三条解决办法:重新挑

  选一位总理,这便可不承担在贝格霍夫许下的义务;在新总理领导下执行协

  议;或者在许士尼格领导下执行协议。

  由于从边境不断传来德军入侵的报告,室内充满了绝望的气氛,此后

  的争论不仅激烈,且变得牛头不对马嘴。连最不可行的建议,包括将希特勒

  的故乡布劳瑙割让给德国也提了出来。许士尼格确信,若拒绝接受希特勒要

  求中的任何一点,希特勒就会入侵奥地利。米克拉斯终于在压力面前屈服,

  勉强同意了总理的第三个建议:让许士尼格留任,接受贝希特斯加登条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