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观察家希望,他不会提到当前的热门话题。猛然间,他开始谴责捷克人了:
“本人决不愿在德国的心脏地带出现第二个巴勒斯坦。可怜的阿拉伯人既手
无寸铁又遭唾弃。身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人既不会手无寸铁,也不会遭到
唾弃。人们应该注意到这个事实。”
听众中“胜利万岁!胜利万岁!”的咆哮应声而起。这正是一周来全世
界都在等待的时刻。人们原以为随此急转直下他会提出最后通牒的,但他只
为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申张正义。结束时,他在吓唬而不是威胁:“如果
此事竟影响或破坏我们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我们表示遗憾,但责任并不在我
们这边!”
法国人,英国人和捷克人害怕希特勒讲这番话后会言出必行。人们却
一般认为,希特勒的愤怒和咆哮是给德国的极端分子看的,实际上他要的是
和平解决。墨索里尼也有同感。当他从收音机前走开时说:“我原以为他会
发表威胁性更大的讲话..什么也未丧失。”
(3)
然而,健康愉快之感却又是短暂的。希特勒对非正义之口诛,使苏台
德地区的德国人受到了鼓舞,举行了抗议。至上午,埃格尔全城已挂满了卍
字旗。一万多名抗议者走上街头,高呼“我们要自决”的口号。州警开枪射
击,死1人,伤10余人。不到24小时,流血的骚乱便遍及整个苏台德地
区,死亡人数增至21人。在汉莱茵为自由而斗争的号召鼓舞下,苏台德地
区的德国人举行了罢工,还拒绝交税。布拉格宣布对苏台德实行包围。在边
境地区还实行军事戒严,更多的苏台德德国人被枪杀。在全欧,谣言又四起,
说希特勒又下了最后通牒——或曰立刻入侵。巴黎与伦敦大惊失色。当晚,
达拉第紧急致函张伯伦。他说,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入
侵,否则,法国将履行其条约规定的义务。他建议立即邀请希特勒与他们会
晤,搞出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来。
对此,张伯伦只作了简短的答复,使达拉第几个小时内都摸不着头脑:
“不久前,本人作出了决定。我认为这是有益的..眼下,我不能告诉你什
么,不过,不久后我会告诉你的。”当晚,张伯伦致电希特勒,建议进行面
对面会谈。希特勒既惊奇不已又暗自高兴,用一句会使密尔顿摸不着头脑、
极富文采的成语描述了他当时的感觉:“我是天上掉下来的!”当日下午,他
电复张伯伦说,他接受张伯伦的提议,并建议于次日中午在贝希特斯加登会
晤。
在英国,人们的第一个反应是松了一口气。随之而来的是喜气洋洋:
为了保持和平,他们的首相居然采取了一个如此有创见的行动。在布拉格,
报童们在高呼:“号外!大英帝国的大人物向希特勒乞求!”捷克的公民们自
发上街示威游行,支持他们的总统抵抗侵略。在罗马,墨索里尼对女婿齐亚
诺伯爵说:“战争是不会有了,但英国的威信可是扫地了。”
那天清晨,9月15日,张伯伦在广大的人群的欢呼声中,离开了唐
宁街10号。在克罗伊登登机前,在哈利法克斯及其他要员的陪同下,他接
受了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的采访,说:“本人的政策历来是维护和平,本人的
建议被立即接受这一事实,使我受到鼓舞,并希望今日出访会有所收获。”
晚8时许,洛克希德·伊莱克特拉号飞机起飞了。首相时年69岁高
龄,坐飞机作如此长途飞行还是首次。所以,他激动得他个孩子似的。但是,
如果认为他是个老小孩,可任人宰割,那就错了。张伯伦是个讨价还价的能
手。他说:“我的方法首先是决定合适的可行途径,然后再将其它东西纳入
这一途径。”张伯伦的父亲原是个商人,事业很成功,后来一跃成了杰出的
政治家。与他父亲一样,他也笃信英国国教,是维多利亚时代社会道德准则
的化身。他身材消瘦,道貌岸然,笑容冷漠,令人望而生畏。他的这副仪容,
常使许多人联想到一位小学校长。只有他的心腹才知道,他的严酷的外表系
因过分审时度势使然,而在铁甲下边却隐藏着热情和敏锐。
现在的问题是,像他这样一个人,且又确信希特勒是半个疯子因而须
小心对付,是否处理得了这种局势?当飞越伦敦上空时,张伯伦觉得“心有
点凉”,但一想到自己手中有些硬牌,心头又有点热。他觉得,只要能与元
首谈判下去,捷克斯洛伐克便可安然无事。
据一同机人说,在飞往慕尼黑途中,他“与历来一样,超然绝俗,沉
默不语,泰然自若,坚定自恃”。下午12时30分,飞机降落于慕尼黑机
场,由汉德逊前来迎接。汉德逊惊奇地发现,他虽然这把年纪,依然神采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