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凯特尔召来,对他说,波兰问题亟待解决。他还说,与他签订互不侵犯
条约的狡猾的老师毕苏斯基死得过早,这是多大的一个悲剧!不过,此事随
时都可发生在他身上。“所以,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将这个有关德国前途的问
题,这个在地理上把东普鲁士和帝国其余部分分割开来的、令人不能容忍的
问题尽早解决的原因。他不愿将这项工作往后拖,也不愿交给他的继任人去
处理。”他接着说,他坚信,只要英国看到了德国的决心,英国就会不理波
兰的。
由于他没有认识到英国不但在口头上而且也在事实上放弃了绥靖政
策,于是,希特勒便于4月3日发布了战争“绝密”令,由专人送往高级将
领。“由于德国东部边界的局势已变得无法容忍,而和平解决的一切政治可
能性已穷”,该令写道,“本人决定用武力解决”。
向波兰发动进攻,即“白色战役”,将定在9月1日。
西线若发生冲突,要让英法首先动手,把发生敌对行动的责任推给英
法两国。如英法为报复而进攻德国,陆军应尽量在这个地区保存力量。“下
令反攻的权力应绝对由我掌握”。
是否空袭伦敦,决定权也在他手中。
这一招说明,对于英法向波兰作的保证,他是不太相信的。盟国为挽
救面子,充其量只宣战,如德国不发动反攻,讨价还价还是可以的。各国的
命运也就因此失算而决定了。这份战争令由凯特尔合签。凯特尔,与他所磋
商过的将领一样,反对与波兰发生任何冲突。大家都一致认为,德国还未作
好战争准备。
希特勒攻击说,与波兰实行和平解决的一切政治可能性已穷,这不是
毫无根据的。贝克上校不但避而不与希特勒会谈,而且还跑到多维尔与英国
签约。他受到了官方和公众的热烈欢迎。他还享受了感情的款待,特别是还
与国王和王后共进午餐。但由于他生性傲慢,隐密而多疑,所以在进行正式
会谈时,他就不那么能接受意见了。英国和波兰同时与苏联一起建立反希特
勒阵线,遭到贝克的激烈反对。贝克更怕俄国向波兰进攻,拒绝参与可能突
然导致与希特勒交战的任何事情。在这点上他是纹丝不动,所以,在4月6
日他与英国签订的暂时的互助条约中,苏联便被排除在外,不准它插手。
在执行其外交政策时,大部分国家都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的,就是说,“炉
中有两块铁总比只有一块好”。苏联也不例外。其时,它正同时与英国和德
国开谈。苏联亟需寻求盟友,其原因,乃与两年前斯大林血洗(顺便提一句,
系受希特勒清洗罗姆集团一举的影响)图克切夫斯基元帅及其他高级将领,
从而削弱了红军的力量有关(B 后来,海德里希吹虚说,红军的此次肢解,
系他的功劳。在得悉图克切夫斯基集团在密谋推翻斯大林的情报后,海德里
希便通过贝奈斯总统,将这一消息以及伪造的证件转给了斯大林。不久,苏
联便派代表前往柏林就证据问题与海德里希谈判。苏联向他支付了300万
卢布的支票。想来这些支票是做有记号的,因为德国特务每使用一张,便立
即被捕。将钱打上记号并不是俄国人耍的唯一的欺骗手段。是斯大林本人将
原始材料披露给未起疑心的海德里希。图克切夫斯基的权力过大,威胁了斯
大林的独裁统治)。德国秘密地加强在红军中的力量已快达20年之久,但
此事并非路人皆知。在凡尔赛条约的谈判中,德国和苏联双双被排斥在外。
由于被抛弃的国家,因共同所受的冤屈,常倾向于彼此,所以,苏德便暗中
进行广泛的军事合作。合作的主要缔造人系战后德国小小的军队的指挥官汉
斯·冯·西克特将军。1920年年底,他在国防部创立了一个管理机关,
在柏森和莫斯科均设有办公室。不久,“容克公司”便在莫斯科郊区开业制
造飞机发动机;贝索尔——合资股票公司,也在萨马拉省制造毒气。更有意
义的是,德国派出20名技术专家以帮助苏联建立三个兵工厂,另派出60
名文武指导员,专门协助训练全由日耳曼人组成的红军空军飞行大队。同样
地,德国的坦克军官也在喀山附近所谓”重型车辆测试站”内受训。
人们记得,这种有利于彼此的秘密安排,发展成为政治上的友好关系,
这种关系于1922年的复活节拉巴洛条约的签订而正式确立。这是反对凡
尔赛条约诸国的有力的联盟。一方面,它向苏联保证,德国不参加任何国际
财团,对苏联经济进行剥削;另一方面,它又解除了德国受包围的威胁。但
是,希特勒的崛起却成了德苏关系的转折点,至1938年,德苏的友好关
系已实际上完结。在未与苏联磋商的情况下,德国与英法两国签订的慕尼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