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于明日上午继续,趁天未黑驱车去克尔斯坦山。齐亚诺同意了,但明显
地缺乏热情。希特勒拉他至一窗前,向他详细介绍窗外的自然美景。齐亚诺
不自然地打了个寒噤。接着,他便一杯接一杯地喝热茶——他很不喜欢这热
茶。山上之行使齐亚诺觉得凄凉。当晚他打电话给其岳父说:“情况严重。”
到了次日上午,齐亚诺已一蹶不振。与希特勒进行第二轮会谈时,对
意大利无力参战一事他只字未提。他那杰出的辩才一下子不翼而飞了。令译
员施密特惊诧的是,“他像摺合小刀一样给摺了起来。”昨日之冷静而决断的
政治手腕已不复存在了。元首向他保证,英法两国决不会因为波兰而打仗。
对此,齐亚诺只洗耳恭听,无动于衷。“从前,当我们的看法与你的相反时,
你常常是对的”,齐亚诺说,“这一次,我想,你也许比我们看得更加清楚。”
几小时后,齐亚诺便没精打彩地坐飞机回家了。“我回罗马去了”,他
在日记中写道,“对德国人,对他们的领袖以及他们办事的方法反感透了。
现在,他们已将我们拖进一项我们并不需要,且有可能连累政府和整个国家
的冒险中去了。”
齐亚诺走后不久,赫塞便被令在萨尔茨堡的一家旅馆里与里宾特洛甫
见面。外长呆呆地看着写字台,足有十分钟,然后才抬头阴郁地对赫塞说:
“我刚从元首那里来”,他说,”不幸的是,他不准备讨论张伯伦的建议。”
他此处系指威尔逊的建议。“他的意图完全不同。张伯伦的建议不会被抛掉。
到时我们再提它。”他指示赫塞立即飞返伦敦,并把耳朵放灵点儿。
“元首意在玩险牌。他能否成功,这我不知道。反正,我们不想与英国
开战。危险严重时要及时递个信号给我们。”
希特勒向齐亚诺流露出信心十足,但这实在是演戏。实际上,他对斯
大林迟迟不愿达成协议之举深感忧虑。有报告说,不久前,一英法联合代表
团到了莫斯科,与苏联人举行的成功的谈判即将结束。这又加剧了他的疑虑。
实际上,俄国人并无心进行谈判,因为他们怀疑盟国是在玩弄他们。首先,
英法这个代表团,本可以在一天内抵达莫斯科的,结果却花了6天时间:他
们坐的是客货两用轮和火车。其次,一个高级英国官员带的证件又不全;当
谈判最终走上正轨时,英国人又似乎没有心思:建立共同防御纳粹的战线,
苏联主动提出,它将提供136个师,而英国只愿出11个机械化师和5个
步兵师。
由于全然不知这些,德国元首便令里宾特洛甫给克里姆林宫增加压力。
舒伦堡与莫洛托夫匆匆进行了会见。8月15日晚,外交委员莫洛托夫对德
国大使舒伦堡之所云洗耳恭听,却对问题未作出迅速回答。首先,他说,有
几个问题应该明确。例如,德国是否愿意向日本施加影响,让它对苏联采取
不同的态度?德国是否愿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如愿意,有什么条件?
希特勒急不可耐,未再深思熟虑就令里宾特洛甫立刻与莫洛托夫达成
谅解。这样,他便把为事态的发展定步伐的主动权交给了对手。斯大林立刻
抓住了这个有利时机。他通过莫洛托夫之口回答说,在签订政治协议前,必
须首先签订经济协议。里宾特洛甫以再次请求舒伦堡速办作为回答,并指出,
经济协议的第一个阶段业已结束。他的指示几乎是歇斯底里的。
他说,下一次与莫洛托夫的会谈必须“着重地..为早日实现本人的
俄国之行作出努力,并恰当地反对俄国人可能提出来的新的反对意见。在这
方面,你必须牢记这个决定性的事实:德波之公开冲突极可能早日发生,因
此,我们便对我之立刻访问莫洛托夫具有最强烈的兴趣。”
斯大林明白,每拖延一小时,对希特勒而言都是痛苦的(也许,斯大
林的探子已探得了9月1日希特勒这个限期)。于是,他便令莫洛托夫在下
次与舒伦堡会谈时(8月19日),与通常一样,采取拖延战术。这样,尽
管舒伦堡一再恳求采取行动,外交委员莫洛托夫依然逐点进行冗长的辩论。
但是,在舒伦堡走后半小时,苏联人突然改变其战术:莫洛托夫又想把舒伦
堡请回克里姆林宫。他于当日下午很晚时才来到克里姆林宫,但一进门他便
明白,莫洛托夫有好消息给他。在向舒伦堡表示歉意、不该为他带来诸多不
便后,莫洛托夫说,他刚被授权将一份互不侵犯的条约草案交给他,并将在
莫斯科接待里宾特洛甫先生。当然,他并未解释说,英法苏之军事谈判已陷
入僵局,斯大林已失去了对西方的所有耐心。也许,他历来就有意与希特勒
结伙,只是把与英法之谈判作为一种手段,以便从希特勒那里得到更有利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