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302)

  斯大林大喜。里宾特洛甫说,苏德两国永不再打仗。这句话带来一阵难堪的

  沉默。末了,斯大林回答道:“理应如此。”由于斯大林语调冷静,措词特别,

  里宾特洛甫连忙向翻译要求证实。斯大林的第二句话也同样含混不清:当里

  宾特洛甫问道,苏联人是否愿意超出友好协定的范围,在未来与西方的战斗

  中与德国缔结同盟条约,他所得到的答复是:“我永不允许德国变弱。”由于

  这句话说得非常自然,里宾特洛甫便认为,这句话表达了斯大林的信念。

  回到柏林后,里宾特洛甫仍在琢磨斯大林的这两句话。希特勒对此尤

  其关心,把斯大林的话解释为:他们之间的哲学鸿沟太大,无法填平,两国

  间必起争端。只在那时元首才解释说,他之所以要在立陶宛问题上作出让步,

  是因为他要向斯大林证明,“他的意图是要一举解决他与东西邻居的问题,

  从一开始便建立真正的信心。”里宾特洛甫如同理解斯大林的话一样,也按

  字面理解元首的话。他依然相信,希特勒是真心诚意要与苏联人取得谅解。

  正当苏联准备接管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东部时,希特勒则把波兰的其

  余部分变成巨大的屠宰场。他已下令将来自帝国的犹太人集中在交通方便的

  波兰城市里。目标:“最终解决,将需要一些时日”——9月21日,海德

  里希向党卫队指挥官们解释说。他所说的系指灭绝犹太人——在许多党的高

  级官员中,这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

  正当这些可怕的准备工作进行时,5个被称为“特别小组”的屠杀队

  对波兰的知识分子、牧师和贵族进行了一次“大扫除”,从而加快了这些准

  备。相对而言,希特勒对波兰人的仇恨,其根源并不久远。他深信,在过去

  几年中,波兰对日耳曼少数民族犯下了众多的罪行。“数以万计的日耳曼人

  被带走,受到虐待,并遭残酷杀害。”9月19日,他对但泽一群游击队员

  说。“变态狂的野兽发泄了他们的变态天性——而这个民主的、笃信宗教的

  国家却在袖手旁观,连一声也不低吠。”但是,他接着说,“万能的上帝已经

  赐福给我们的武器。”

  现在,他可以报仇雪恨了。至中秋,约3500名知识分子(希特勒

  将他们看作是“波兰民族主义的传播者”)已被消灭。

  “只有这样”,他解释说,“我们才能取得我们至关紧要的领土。毕竟,

  今天谁还记得对亚美尼亚人的灭绝!”与此同时,约120万普通的波兰人

  被逐出世世代代生活过的家园。来自波罗的海沿岸和波兰沿海的日耳曼人于

  是便鸠占鹊巢。在此后痛苦的年月中,在新安置点里死于饥寒的波兰人,比

  被处决的还多。

  (2)

  当党卫队在东方执行希将勒的激进的纲领时,他已把注意力移至西方

  (B 由于党卫队由许多处组成,各处的职责和特点又各不相同,因此,各处

  应区别看待。例如,武装党卫处是个纯粹的武装组织,由精华分子组成。他

  们忠于帝国和希特勒,而不是希姆莱。他们参加的动机较好、组织也较为民

  主,所以,战斗力比陆军强。在武装党卫处里,官兵无多大差别。

  在陆军中,为了防止失盗,士兵们不准不锁存放私人物件的小箱。但

  是,武装党卫处自称是“兄弟之盟”,却不准锁箱。偷盗由士兵自行治罪;

  偷盗者,按他们的意见,将被开除。今天仍有许多有关武装党卫处的神话。

  例如,他们臭名远扬的刺纹,其实并非罪恶的象征,只是血型的标记,便于

  在战场上负伤时输血。被“兄弟之盟”看作是外人的希姆莱,身上无刺纹)。

  由于波兰的较好的部分成了他的领土,他便试图用这种或那种办法结束与英

  法两国的战争状态。首先,他利用报纸和电台开展和平攻势。“希特勒会再

  次与英国人达成谅解”,赫维尔向弗里茨·赫塞说,“并想为他们搞得尽可能

  容易些。”他说,元首也准备让赫斯重新担负与霍拉斯·威尔逊爵士进行秘

  密谈判的任务——只要允许德国在东方有绝对的行动自由的话。例如,要希

  特勒不进攻俄国,他是不会同意的。赫塞感到迷惑不解;要不是出自希特勒

  的亲信赫维尔之口,他真要摒除这异想天开的主意。元首如有意要进攻苏联,

  他问,那末,他为何要与斯大林签订条约?

  赫维尔解释说,希特勒做这笔交易是有个原因的:使英国人保持中立。

  由于未达此目的,元首正考虑撕毁条约。斯大林对领土的贪婪激怒了元首;

  元首是“心里流着血”放弃波罗的海的。赫塞反驳说,这与里宾特洛甫的估

  计完全矛盾。

  “在希特勒眼中”,赫维尔回答说,“里宾特洛甫一点作用都不起。”希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