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同意与希特勒见面。3月18日,星期一,这两位独裁者冒着大风雪,
在勃伦纳山口会面。
会议开得热烈真诚,希特勒成了会议主宰。他讲得心平气和,故作姿
态。他说,他此行的目的是“将局势解释清楚”,以便让意大利总理作出自
己的决定。
让施密特觉得奇怪的是,墨索里尼利用仅有的几分钟发言时间,着重
阐明了他欲参战的意图。他说,这不过是选择最好的时机的问题罢了。两人
在永远信任,永远友好的气氛中分了手。但希特勒却指示施密特勿将会谈纪
要的副本交给意大利人。“意大利方谁会看到这份文件,会告诉哪个盟国的
外交官,这谁也不知道。”墨索里尼似乎觉得,他最近所作的参战誓言是错
误的。在返回罗马的途中,他指着窗外纷飞的大雪说,让雪一直落到南方的
埃特纳去才能把意大利民族变成武士的民族。希特勒主宰会谈一事虽然使他
恼怒,但他确切知道,他的盟友不会在陆上发动攻势了。
(6)
不久前,希拉赫夫妇偶然在总理府发现元首戴眼镜看书。
(*希特勒的秘书用大号字码打字机打印文件,以便元首在公开场合不
戴眼镜就可看清楚)。他连忙把眼镜取下(他不准霍夫曼在他戴眼镜时拍照),
用手揉眼睛。“你知道”,他承认了,“我要戴眼镜了。我一天天老了。我要
在50岁而不是在60岁时发动战争,原因也在于此。”他翻阅着伦敦的画
册。“多高兴呀,没有巴罗克式的建筑,”他猛然合起书。“这种东西我不能
再看了。”
他下定决心让德国首先到达挪威。4月2日,他下令于一周后开始进
攻,时间是清晨5时15分。反希特勒集团也同样决心不让入侵发生。为此,
他们需要哈尔德这个人。不久前,他曾保证助以一臂之力,但一直在动摇。
为了让他行动起来,他们让他看了穆勒的备忘录——它提纲挈领地谈到了教
皇如何秘密参与和英国和谈一事。总参谋长对此印象深刻,却泪流满面。他
哭泣着说,他的良心不允许他行动。
计划的失败并未使勇敢的奥斯特上校泄气。他决心亲自行动以阻止希
特勒。4月上旬,他密告荷兰武官,挪威将遭入侵。但是,由于这份情报只
转到挪威驻柏林使团的一成员手中,而他又觉得不值得将它转给奥斯陆。英
国人也不相信收到的类似报告,不相信希特勒正在做他们自己计划在一、二
天后要做的事情。一种过分自信的气氛笼罩着唐宁街10号。
星期天上午,4月7日,德国海军分成5队,分别朝挪威6个城市进
发。在其中3个城市——纳尔维克、特隆黑姆和斯塔万格——船舱里装满了
战斗队的德国商船正在邻近海面严阵以待。其时,英国的舰艇正在纳尔维克
下方海面布雷,为他们的入侵作好准备。皇家海军的舰艇“萤火虫”号发现
了两艘德国的驱逐舰。伦敦认为,德国海军企图占领纳尔维克,但所用兵力
有限,这两艘军舰系其中的一部分。直到星期一上午,英内阁才得悉,敌军
舰也朝至少另外3个挪威港口接近。大臣们张口结舌,但要阻止希特勒,现
已为时晚矣!星期二清晨,德军发动进攻了。上午8时,纳尔维克已被两营
德军占领。这两营德军系希特勒啤酒馆起义时的老战友,爱德华·狄特乐准
将率领的特种高山兵。中午前,其它港口也相继陷落。
但是,在古老的奥斯卡堡,入侵者遭到抵抗,抵抗者坚守的时间足以
令皇室家人、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等安然乘火车逃离奥斯陆。挪威银行的黄
金和外交部的秘件,共装满23卡车,远离首都。
在丹麦,德军所遇抵抗甚微,计划执行之顺利,有如纸上的一样。因
为某种原因,丹麦的海军一炮未发,陆军也只打伤入侵者20名。至半夜,
战斗全部结束。丹麦国王投降,下令停止一切抵抗。他对德国行动部队的参
谋长说,他会尽力保持国内的和平与秩序。接着,他便开始吹牛拍马了。“你
们德国人”,他说,“又完成了令人无法相信的事情!人们必须承认,你们干
得真是出色!”
当天快结束时,希特勒似乎也在挪威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直到英国
海军突然出现。星期三上午,5舰英国驱逐舰突然闯入纳尔维克港,打沉两
艘德国驱逐舰和所有商船——只有一艘幸免。3天后,英舰“瓦斯巴特”号
率一驱逐舰队返身前来,把余下的德舰全部击沉。
这个消息令希特勒非常紧张。他对勃劳希契说,看来,纳尔维克恐怕
守不住了。至4月17日,希特勒的烦恼又非常明显了。他看见谁就骂谁。
勃劳希契、凯特尔和哈尔德都不敢吭声,作战部长约德尔唐突地宣布,出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