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315)

  批准戈林从空中将敌人消灭。

  听到这一消息后,约德尔讽刺说,“戈林又在那里夸海口了!”然后,

  他便乖乖地与戈林的参谋长通话,为此事作出必要的安排。“我们已经干

  了!”回到司令部后戈林兴高采烈地对米尔契说。“空军要去消灭海滩上的英

  国人。我好说歹说才把元首说服,不让陆军干。

  ”米尔契并不像他那样乐观,说,炸弹掉进沙内很深才爆炸。另外,执

  行这样一个任务,空军的力量是不够的。“这不是你的事,留给我干好了”,

  戈林说完,又吹起牛来。“陆军历来想当君子。他们把英国人包围起来,又

  想尽量少伤害他们。但是元首却想教训他们一番,让他们好好记住。”

  次日上午,5月24日,希特勒到A集团军的前沿指挥部看望了伦斯

  德及其部属。元首兴致勃勃,预言战争将在6个星期内结束。到那时,与英

  国人谈判的道路便大开了。他向英国人要求的无非是要他们承认德国在欧洲

  大陆的地位而已。在讨论战术时,伦斯德将军并不反对用飞机去减少被困在

  敦刻尔克的敌人的力量,建议坦克部队之前进止于该城下之运河区。希特勒

  同意了,并说,装甲部队要用来打法国人。下午12时45分,令坦克部队

  停止前进的命令便以元首的名义发出去了。

  当晚,4个装甲师便在阿运河停止前进。坦克部队被搞得摸不着头脑

  ——对岸没有炮火打来。他们还看清了敦刻尔克的塔楼——宁静的塔楼。是

  否战役有误?更摸不着头脑的是各师的师长。他们很清楚由于英军在里尔附

  近与德军大规模交手,他们费不了多少手脚便可将敦刻尔克拿下。为何竟不

  让他们将英军逃往英国的最后一个港口攻下?

  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对此表示轻蔑。“我们的左翼装甲机械化部队”,

  他在日记中写道,“在元首的直接命令下,便这样停止了进攻!被我们包围

  的敌军竟留给空军去结果!”哈尔德多少有点理由相信,戈林为了追求个人

  的荣誉,对元首说,如果陆军将领取胜,元首在国内便会威信扫地。这样,

  元首便被争取过去了。

  地面部队的将领们反复阐明观点,要求让坦克和步兵开进敦刻尔克。

  但希特勒置若罔闻。5月26日,有消息传来说,英吉利海峡内船只来往频

  繁(是否可能是英军准备撤退?)此时,元首才勉强答应从西面向敦刻尔克

  推进。但是就在同一天,戈林对元首说,空军已摧毁了敦刻尔克港。“只有

  鱼才能游抵彼岸。我希望英国兵个个都是游泳能手。”

  正当英军和法、荷、比联军退进死胡同时,一支约由900艘船只组

  成的杂乱无章的舰队,从英国的10多个港口同时出发。它们中有战舰,有

  帆船,有舰艇,还有奇形怪状的荷兰舰只——操纵这支舰队的有职业军官、

  渔民、拖船船夫、业余航海专家,以及出海从未超过3海里的业余水手等。

  这就是所谓的“戴纳摩行动”,即在两天内撤走4.5万人。这个小小的数

  字由于希特勒对民主国家之行动的轻视,并未加以考虑。这支由业余和专业

  航海人员组成的援救队,像搞体育活动似的,英勇地、有效地撤退英军一举,

  令希特勒万分惊奇。

  至5月30日,126606名英军已被撤回英格兰——每小时还有

  人被运回来。

  希特勒的将领们并不比他更有远见。哈尔德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被

  包围的敌军正在瓦解。他承认,有些人“靠凡能漂浮的东西”逃回英国,但

  他以轻蔑的态度将此比作另一次”溃败”——这是佐拉写的关于普法战争中

  法军溃败的小说。然而到了中午,德军最高统帅部终于了解到了英军撤退的

  规模,于是便加强了轰炸。然而大雾救了英国人。大雾不但笼罩着敦刻尔克,

  连德国的所有空军机场都被浓雾吞噬——那里停着3000架轰炸机!与此

  同时,很奇怪,德国第八航空兵团的“斯图卡”轰炸机对这支由小舰只组成

  的舰队所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而投有滩头上的炸弹又深陷沙土后才爆炸,

  造成的伤亡也很小。

  同样令人惊奇的是英国的“喷火式”新型战斗机给戈林的战斗机群造

  成重大损失。待大雾慢慢散去,轰炸机起飞后,这些小小的“喷火式”又给

  它们以致命的打击。

  奇怪的是对英军的不停后撤,希特勒竟然无动于衷,似乎这根本不是

  他的事。当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拚命设法阻止英军像流水似地撤回英国时,希

  特勒的反应是优柔寡断的,甚至是懒散的。在这些日子里,在会议上挥舞拳

  头的是军事将领,而不是他。与纳尔维克危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元首没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