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331)

  洛甫便给齐亚诺挂了个电话。这在罗马引起一阵小小的恐慌。

  “刚与贝当会谈,便赶来意大利”,齐亚诺在日记中写道,“元首此举,

  实在令人扫兴。希望他不致于因为我们声言反对法国而让我们喝一杯毒汁。

  这是让意大利人民吞的毒丸,比凡尔赛的欺骗有过之而无不及。”

  希特勒未按原计划返回柏林,而是令火车开往慕尼黑,以便休息一阵

  并为仓促提前的意大利之行作好准备。10月27日下午,正当他要乘火车

  南下时,德国驻罗马大使馆武官传来消息说,现在“几乎可以肯定”,墨索

  里尼将于次日清早进攻希腊。据施密特说,听到这一消息,元首“怒不可遏”。

  当晚进晚餐时,里宾特洛甫反映了他的主子的怒气。“秋天下大雨,冬天下

  大雪,意大利人此时去攻打希腊,哼,休想前进一步!”他说。“另外,在巴

  尔干半岛打仗,后果是很难意料的。元首想不惜一切代价去支撑意大利总理

  的这项疯狂的计划,所以要马上去意大利,好亲口和墨索里尼谈。”

  里宾特洛甫的这番话,不可能真是针对这件事。这次会晤是他自己在

  两天前定下来的。

  再者,他自己清楚,元首刚才拒绝在一份发往罗马的电报上签字,而

  这份电报又是他手下的工作人员起草的,内容是用直截了当的语言批评这种

  进攻。“里宾特洛甫”,电报起草人威兹萨克说,“批准了这封电报。希特勒

  却说他不想去惹墨索里尼生气。希特勒的沉默是个间接的迹象,让意大利继

  续进行其向巴尔干半岛挺进的、决定性的、危险的步骤。”

  次日上午10时,正当“阿美利加”疾驰过波罗尼亚时,希特勒得悉,

  意大利的军队已开进希腊。据恩格尔的回忆,希特勒听到这消息后,破口大

  骂,但他并不是骂墨索里尼,而是骂德国的联络官和武官,说他们“多次坏

  了他的好事。”之后,他才改口骂意大利人口是心非。“这是为挪威和法国报

  仇!”他喊道。接着,他又抱怨说,“两个意大利人中,有一个不是卖国贼就

  是间谍。”发泄了一通后,希特勒稍稍清醒地分析了一下形势。他猜想,意

  大利总理进攻希腊的目的,是要与德国经济对巴尔干半岛越来越大的影响相

  抗衡。“我非常担心”,他说。他生怕意大利的入侵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给

  英国在巴尔干半岛建立空军基地以良机。”

  一小时后,火车慢慢开进了装饰得喜气洋洋的佛罗伦萨火车站。墨索

  里尼满面春风,大步流星前去拥抱他的盟友。“元首!”他喊道,“我们正在

  进军!”希特勒控制住了自己。

  事情已坏,抱怨已无益。他的问候是傲慢的、与通常给予墨索里尼的

  热情大相径庭。但,这冷淡却一瞬即逝。片刻后,这两位独裁者和政客,听

  见皮蒂宫外的群众高喊“元首!元首万岁!领袖!领袖!”时,两人又都神

  采奕奕。(会谈将在皮蒂宫内举行。)两位独裁者不得不几次三番走到阳台

  上,让群众安静下来。“罗马人只有对他们的凯撒才这样欢呼”,希特勒后来

  对仆人说。“但是,他们并没有将我骗住。他们是想软化我,因为他们把我

  的计划搞得乱七八糟。”(*墨索里尼在政府内任总理,在法西斯党内被称为

  “领袖”——译注)

  在会谈中,希特勒将自己控制得很好,令施密特觉得惊奇,连“思想

  里咬牙的一点迹象都没有”。墨索里尼却异常高兴。如果说墨索里尼为做了

  希特勒勉强同意他做的事而内疚,那末,这种内疚的心情也被自己的悔恨驱

  散:在勃伦纳山口,两人曾双双保证维护巴尔干的和平,但是,不到几天,

  希特勒便派兵侵入罗马尼亚。“希特勒常常是造成已成事实后再来见我”,他

  向齐亚诺埋怨说。“这次,我要以牙还牙。他会在报上发现,我已占领了希

  腊。

  这样,平衡便会得以重新确立。”

  显然,他已取得了成功,因为希特勒对希腊之事只字未曾埋怨。相反,

  他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驱使他前来佛罗伦萨的那件事情上。他把与贝当和赖

  伐尔会见的情形告诉了墨索里尼,说贝当的尊严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却未被赖伐尔的一副奴颜卑膝相骗住。他把与佛朗哥的会谈说成是个酷刑,

  说若要再与他会谈,他“还不如拔掉三四颗牙齿”。他抱怨说,关于参战,

  佛朗哥的态度“非常暧昧”;他之当上西班牙的领袖肯定是出于偶然。

  这次长时间的会谈结束时,两人又亲如手足。希特勒再次重复了在勃

  伦纳山口所作的保证,就是说,他将“无论如何不与法国签订和约,假如意

  大利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