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339)

  并消灭红军。他还保证说,他们将很快取得胜利、辉煌的胜利。唯一的问题

  是如何处置被征服了的俄国人,如何对待战俘和非战斗人员。

  军方的首领们僵硬地坐着,一动不动,脑子里在想着自己会不会被派

  去执行这项计划。

  这些人都是职业军人,对希特勒在征服波兰后对波兰犹太人、知识分

  子、牧师和贵族所采取的残酷措施十分反感。他们的恐惧又因希特勒的又一

  个大声恐吓而加深了:“对俄战争,绝不能讲什么义气!这场战争是意识形

  态和种族差别的战争,必须用空前的决心去打。要毫不留情,坚决不发慈悲!”

  会场上未出现反对意见,就跟入侵波兰时一样,连无意的反对意见也未听到

  一声。

  那天上午,希特勒要求他的军事将领,将战士的荣誉拿出来妥协,使

  他们蒙受了最后一次的屈辱的考验。与许多一如希特勒既憎又怕犹太人和斯

  拉夫人的人们一样,他们也不大愿意加入他的十字军。今天,他们认为只为

  补偿在战争中得到在凡尔赛失去的俄国领土的生存空间,业已退居幕后,希

  特勒的真正的入侵理由已昭然若揭:消灭布尔什维主义——就是说,消灭犹

  太人。

  与此同时,对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入侵准备已告完成。在贝尔格莱德街

  头,每天都发生示威游行。其中,有些是当地的共产党为执行苏维埃的巴尔

  干政策而煽动的。事实上,俄国是急于要支持南斯拉夫去反对德国的入侵的,

  因为它于4月5日与南斯拉夫的新政府签订了一项条约。但这并未令希特勒

  泄气。次日拂晓,德军以压倒优势的兵力跨过了南斯拉夫的边界。德机开始

  有计划地轰炸贝尔格莱德——很有意思,希特勒为这次行动取的代号暗语是

  “惩罚”。苏联领导人与南斯拉夫签订的条约的墨迹未干,对此事作的反应

  是明目张胆的“事不关己”,只在《真理报》的后版上刊登德国进攻南斯拉

  夫和希腊的消息,对德机对贝尔格莱德进行的24小时破坏性的轮番轰炸也

  只顺便提了一下。

  希特勒警告戈培尔,整个战役将历时两月。戈培尔将这一消息也转告

  了众人。这个结论系根据对敌人的力量作了粗略的估算后得出的。不到一星

  期,德国和匈牙利的部队便开进了与废墟相差无几的贝尔格莱德。在“惩罚”

  过程中,1.7万名平民死于非命。17日,南斯拉夫的残余部队投降。1

  0天后,德国坦克开进了雅典,希腊战役宣告结束。德军以高昂的能源、燃

  料和时间为代价,沿着原始的铁路和公路,将29个师开进了战区。在这支

  庞大的部队中,只有10个师参战,而且6天多来才作战一次。德国是以大

  锤砸蚊。“巴巴罗沙”之推迟,更应负责的是德国情报机关的惊人的失败,

  而不是墨索里尼。

  入侵巴尔干半岛所费的代价令希特勒目瞪口呆。但是北非事态的惊人

  发展,却大大减轻了元首的吃惊程度。埃尔温·隆美尔将军仅以3个师的兵

  力,攻破了昔兰尼加,离埃及只有几英里之遥。这次胜利令希特勒和敌人都

  同样惊奇。它抵偿了英国对地中海东部的占领,破坏了英国的威望,也说服

  了斯大林与德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虽然也受到挑衅。苏联领导人除了对巴

  尔干半岛发生的侵略视而不见外,对希特勒正计划入侵他的国家的谣传亦充

  耳不闻。许多消息来源处,包括美国国务院,都向他提出了警告,在莫斯科

  的外交人士已在公开谈论即将发生的冲突。“这样,美国大使斯坦哈特的(犹

  太)夫人说”,一个德国外交官向柏林报告说,“她想在军队开进莫斯科前离

  开那里。”

  几个月来,苏联自己的情报机关也在预言德国将进攻苏联。但是斯大

  林并不相信他自己的情报人员。随着报告的增加,他的偏执狂也与日俱增。

  他相信,德国若不先与英国议和,便不敢进攻苏联。他认为德国不会如此愚

  蠢,这些谣言纯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捏造,这些国家希望在他和希特勒之

  间渔利。在捷克特工人员发来的一份令人瞠目的报告上,斯大林用红笔批道:

  “这情报系英国的挑衅。务必查清其出处并惩罚非魁祸首。”

  耶列绵科元帅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证实了斯大林的无理怀疑。“他未能

  在整条战线上采取紧急或决定性的防卫措施的原因就在于此。他生怕相信这

  些谣言,便会给希特勒分子一个口实,他自己的希望是让资本主义和纳粹互

  相毁灭。无论如何,在红军得以全面武装以前,他不想去惹希特勒进攻。”

  对抚慰日本,他也同样急切。对刚从柏林前来的日本外相松冈,他待

  之如贵宾。在签订中立条约后,他公开表示高兴。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庆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