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356)

  英国兵或美国兵准备援助苏联。

  他激动地列举了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普

  希金和托尔斯泰,高尔基和契诃夫,格林卡和柴可夫斯基,塞切诺夫和巴甫

  洛夫,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等人的名字,让大家牢记俄国的民族骄傲。“德

  国侵略者要打的是一场反对苏联各民族的灭绝人性的战争。很好嘛!如果他

  们要打一场灭绝战,那就让他们打吧。”

  斯大林重返指挥岗位后第二天,11月7日,他以同样的感情,向集

  合在红场上的部队发表讲话。远处,炮声隆隆;天空,苏联的巡逻机从头上

  飞过。他将目前局势与23年前的情况作了一番比较。他们能够也必须打败

  德国侵略者,这,谁还会有怀疑呢?他很机灵,再次用历史人物的名字——

  条顿武士的征服者,鞑靼人,波兰人和拿破仑——作为号召人民的口号。“让

  我们伟大祖先的英雄人物,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季米特里·唐斯柯依,米

  宁和波萨斯基,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米歇尔·库图佐夫等,鼓舞你们前进

  吧!”

  次日下午,希特勒来到慕尼黑,向正在参加一次会议的帝国长官和地

  方长官发表了一篇动人的讲话。稍后,他又在罗文布劳酒馆发表另一篇讲话,

  演讲中还向罗斯福总统提出一项警告:如果美国军舰敢于朝德国舰只开炮,

  “它自己就得冒同样的危险。”他的威胁之词却没有斯大林的强有力的演讲

  的回声大。事实上,东线的僵局令他沮丧。次日,他便提醒手下的人注意,

  不要忘记拿破仑的军队在俄国发生的事情。“如果认识到,任何一方都不能

  用武力消灭另一方,”他预言,“双方便会妥协言和。”

  但是,冯·包克元帅却反对这种悲观论调,要求继续发动进攻。勃劳

  希契与哈尔德也一样。11月12日,哈尔德乐观地宣称,在他看来,俄国

  正处在崩溃的边缘。希特勒颇为之动心,于是,3天后,向莫斯科的进军又

  开始了。

  开始时,天气很好,但好景不长,不久战场上便到处是冰雪和泥水。

  当大岛将军出现在“狼穴”时——他经常前往该处——希特勒解释说,冬季

  来得比他的气象人员预报的早。

  然后,他秘密地告诉大岛,年内是否能拿下莫斯科,这还是值得怀疑

  的。开心的时刻已一去不复返了。餐桌旁已没有笑话可讲;要求与他同桌吃

  饭的人也减少了。

  天,越来越冷了。人们激烈地谴责希特勒先前颁布的禁止准备冬衣的

  命令。11月21日,古德里安打电话给哈尔德,说,他的部队已无法再熬

  下去了。他亲自去见包克,要求更改他刚收到的命令,因为他根本“无法执

  行”。然而,包克元帅根本不听古德里安的请求,因为他直接受到元首的压

  力。他令向莫斯科的进攻重新开始。在短暂地、零星地向前推进一阵后,进

  攻再次失败。包克亲自挂帅,指挥一支前沿部队,于11月24日再次下令

  出击。

  尽管德军攻势猛烈异常,但由于风雪交加,加上苏军的拼死抵抗,此

  次进攻又告败北。

  5天后,南方出现一次危机,与中区的失败遥相呼应。冯·伦斯德元

  帅被迫撤离一星期前攻陷的、通往高加索的大门罗斯托夫。这30英里的后

  撤,使希特勒非常生气,电告伦斯德原地待命。伦斯德立即复电称:

  “试图固守是疯狂之举。首先,部队无法这样做。第二,部队若不后撤

  必被消灭。我再重复说明,此令必须撤销,否则请换别人。

  电文是一个下级军官起草的,最后一句才是伦斯德亲自加上去的。最

  后的那句话激怒了希特勒。在未与陆军总司令磋商的情况下,他于当晚作如

  下答复:

  “本人接受你的请求。请交出你的指挥权。”

  在冯·莱希瑙元帅接替伦斯德的职务后,(莱希瑙是少数几个敢公开向

  希特勒讲话的人之一)元首便飞往美利托波尔,了解第一手情况。他找到一

  名老同志,党卫军指挥官之一的塞普·荻特里希。但是当他听说这支精锐部

  队的军官们也同意伦斯德的看法,即若不后撤,他们恐怕早已被消灭时,希

  特勒非常生气。

  在命令莱希瑙去完成他为此而罢黜伦斯德的任务后,希特勒召见了伦

  斯德。伦斯德正准备卷铺盖回家,以为元首会向他表示某种歉意。不料,他

  们之间的讨论变成威吓,希特勒说,他不再允许任何人提出辞呈。“以我为

  例。我不能去找我的上级,全能的上帝,并对他说。‘我不想干了,因为我

  不想负责。’”

  罗斯托夫得而复失的消息在柏林特别是在宣传部和外交部,投下了阴

  影。然而,不久,这个失败与中区战线已隐约出现的灾难相比,就算不得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