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371)

  人。好像什么也不适合他的口胃,他常常咒骂自己竟与如此拙劣的将军们一

  起打仗。”希特勒决心除掉哈尔德,因为元首最讨厌的就是他,说他是灭亡

  的预言家;但又不得不容他,因为他有才干。9月24日,末日来了。“你

  我两人一直在受精神折磨”,希特勒说,“我之所以精疲力尽,一半是因为你。

  不值得再这样下去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国家社会主义热情,不是职

  业才干。这些我并不想在你这样一个老式军官身上得到。”哈尔德双眼噙着

  泪水——在希特勒看来,这是软弱的象征,这也是将他解职的进一步的理由。

  哈尔德一声不吭。待希特勒发完长篇议论后,他站起身来。“我走了。”说着,

  他便昂首阔步离开了房间。他相信,希特勒受女性特点的支配。

  “支配他的是直观而不是纯逻辑”,他后来写道,“这是许多能证明这一

  事实的证据之一。”

  希特勒要求接替哈尔德之职的人,一定要与哈尔德相反,于是便挑选

  了库特·蔡茨勒。

  由于是新晋升的少将,蔡茨勒没有哈尔德享有的资格老、有权威等优

  点。他对最高统帅部和陆军集团军各将领是否拥有影响力,这是值得怀疑的。

  蔡茨勒比较年轻,也较缺乏经验;但深得希特勒常识的却正是这一点。他连

  升两级,让他当了上将。

  从外表看,他并不适合此职。他身材又矮又胖,好象是用三个球连成

  的。但是,在与希特勒第一次见面时(有20名左右军官在场),蔡茨勒并

  未拍马屁。总参谋部因怀疑和恐惧而受到元首的责骂时,他无动于衷地听着,

  一声不响。待几乎针对室内每个人的猛烈攻击结束后,蔡茨勒便说:“我的

  元首,如您对总参还有什么意见,请单独告诉我好了,不要当着这么多军官

  的面说。否则,您就得另找一位参谋长。”他向元首敬了个礼,便步出室外。

  其他军官都等着希特勒发火,但希特勒却深为感动。“哎”,他微微一笑,他

  问:“他会回来吧,是不是?”

  期望在最高统帅部出现新的反抗精神的人们,很快便幻想破灭了。在

  为庆祝陆军总司令部落成向军官们发表的讲话中,蔡茨勒说:“我要求每个

  军官做到下列诸点:他必须相信元首和他的指挥方法;他必须利用各种场合

  让此信心感染他的下级和他周围的人们;在总参谋部,凡达不到此要求的,

  不管是谁,对我都是无用之徒。”

  希特勒觉得,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总参谋长,便动身前往柏林发

  表演说。这篇讲演是在9月的最后一天,在体育馆为“冬季救济”而举行的

  群众集会上发表的。听众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他们不知道元首会说些什么,

  一个个拭目以待。但,这篇讲话很短,也不激动人心,他演讲时也缺乏通常

  应有的那种魅力。许多外国听众觉得,他之所说纯系无关紧要的牛皮大话,

  但,他们却未抓住在保证夺取斯大林格勒时讲的反犹的那段话。也许,这是

  因为他之反犹的语言重复太频繁之故。那年中,他第三次重申他的预言,就

  是说,如果犹太人挑起“一场灭绝雅利安人的国际战争,被消灭的将是犹太

  人本身,而不是雅利安人”。重复此话的动机是什么,除了对“最终解决”

  的秘密有所闻的人了解外,别人是不清楚的。每次提起此事,都得到大众的

  公认——公认其灭绝计划;也是给那些担负集体屠杀的精英之师以保证和权

  威。他重提首次预言的日期,且弄虚作假,这是值得注意的。这日期应是1

  939年1月30日,不是他反复说的9月1日。这不可能是失言,因为希

  特勒重复了三次。把日期改在进攻波兰那天,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那天,他便把他的种族纲领与这次战争联系在一起了。他是让人们对终将面

  临的残酷现实思想上有所准备:从战斗打响的第一天起,将犹太人灭绝就是

  战争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他已在宣布——不明显地——他的孪生纲领——“最终解决”和“生

  存空间”——正按计划进行。听众离开礼堂时,都觉得周身不舒服。唯一提

  高大会气氛的工作是他们自己同声高唱《东方战斗之歌》。这首歌的曲调,

  即使在外国记者们听来,也是很优美动人的:

  保卫德意志,

  我们常备不懈;

  东方徐徐升起的太阳,

  号召千百万人奔赴疆场。

  许多官员并没有他们这种精神,因为在东方采取的镇压措施令他们震

  惊。最有力的谴责发自罗森堡的“东方领土部”,虽然它的部长并不愿意与

  强大得怕人的希姆莱——鲍曼——埃利希·科赫联盟开战(科赫系派往乌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