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375)

  沮丧,于18日提出请求,让保罗斯突围,以拯救大多数士兵的生命。蔡茨

  勒“非常紧急”地批准了这一措施,但希特勒仍坚不应允。因为意大利的第

  八军于那天崩溃,在解围部队的北面留下一下巨大的缺口。

  次日下午,曼斯坦因再次电请希特勒允许第六军突围。开始时,希特

  勒予以拒绝;后来,在蔡茨勒的不断催促下,才开始有松动的迹象。他之犹

  豫不决,使有些军官存在一线希望:保罗斯会主动地设法突围。如有能力,

  保罗斯会这样做的。他已准备不服从元首原来的命令;但是,到此时,他拥

  有的坦克已不到100辆,燃料最多只够行驶32公里。还有,所存弹药供

  防御用尚属不够,何谈进攻。他和施密特都把希望寄托在前来解围的援兵身

  上。

  然而,前来援救他们的坦克再也不能东进了。12月23日,曼斯坦

  因令解围部队停止进攻,原因是其中一师装甲部队必须赶去堵塞正在逃窜的

  意军所留下的缺口。下午5时40分,他用电传与保罗斯取得了联系。他问:

  “若情况坏到极点”,他能否突围?保罗斯问,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现在有权

  主动采取这一行动?“一旦行动”,他说,“那就不再回头。

  “今天我不能把全部权力给你”,曼斯坦因回答说,“但我希望明天能作

  出决定。”

  在其司令部内,希特勒仍不愿作此决定。于是,在圣诞节前夕,曼斯

  坦因给第六军的只有阴郁的语言和节日的问候。

  那天晚上,曼斯坦因电告“狼穴”,斯大林格勒的官兵的体力已大大下

  降,而且还会加速下降。“看来,他们虽仍能支持短暂时日,但无力杀开一

  条路出来。我认为,本月月底是最迟的一天。”这封电报虽由曼斯坦因本人

  签发,但他知道,希特勒是不会听的。第六军业已灭亡。保罗斯虽极想突围,

  但他明白,突围即自杀。他同意曼斯坦因的意见:末日已到了。但,是否要

  把局势向官兵们作一解释呢?没有希望的士兵是不愿作战的。

  戈培尔试图在他的新年咨文中将希望给他们。在一篇专为前线士兵发

  表的讲话中,他保证,1943年将使帝国接近“最后胜利”和“最终胜利”。

  他对自己的人员讲得坦率得多。

  他说,未来数月内的宣传必须避免在群众中造成基本上是防守的印象。

  “自开战以来,我们的宣传工作采取了一条错误的发展路线。战争的第一年:

  我们打赢了。第二年:我们会打赢;第三年:我们必须打赢;第四年:我们

  是打不败的。”这样发展下去,他说,便是灾难。“相反,我们必须让德国公

  众明白,我们是有能力打赢的。因为,一旦全国的工作和努力都转到全部为

  战争服务上来,打赢的先决条件是存在的。”这是一幅阴郁的图景,是元首

  两星期后发表告示,命令全国实行战争总动员的先声。

  (8)

  新年前夕,希特勒派其私人飞机驾驶员波尔前往斯大林格勒,将第十

  四装甲兵团司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掉一条胳膊的汉斯·休伯将军带回

  德国。休伯摸不着头脑。他回到元首司令部后,希特勒便叫他将第六军的处

  境准确、详细地告诉他。休伯直言不讳,毫无顾忌地将他的同志们所处的绝

  境告诉了希特勒。元首默默地听着,大受感动。“许多情况对我都是新的”,

  他说。接着,他便保证派党卫军装甲兵团——此时在法国——前去为斯大林

  格勒解围。与此同时,空运物资将不惜一切代价地增加。元首深情地说,他

  誓将斯大林格勒的挫折变成胜利,就像去年冬季危机后他之所为一样。

  休伯带着要给同志们灌输新的希望的命令,飞返战地。他于8日抵达。

  就在当天,苏联飞机空投了传单,其中包括一份最后通牒:不投降便灭亡。

  在受到休伯带来的新闻的鼓舞后,保罗斯告诉其各兵团司令,投降是绝不可

  能的。

  两天后,苏军开始进攻。第六军的西部战线慢慢受到压缩,食品和弹

  药的供应迅速减少;大部分大炮每天只有一发炮弹可发,每个士兵只有一块

  面包和少许马肉。能运抵战场的给养比戈林保证运到的要少得多。希特勒已

  丢掉了幻想,说话差不多到了尖酸刻薄的地步,他骂戈林“这家伙是个脑满

  肠肥的肥猪!”最大的污辱也许是选择了他的一名下级去重新组织空运,解

  救第六军。元首曾两次夸奖米尔契元帅,称他是不知道“不可能”一词为何

  物的人物。1月中旬,他来到“狼穴”。希特勒令他每天运送300吨给养

  至斯大林格勒。为此,他被授予特殊权力,包括有权向任何一个指挥官下令。

  米尔契大力进行改革,把日运量从60吨增至80吨,使被困官兵有了一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