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388)

  令人欣喜的一条;但他毕恭毕敬地指出,希特勒无意和谈。克劳斯一点儿也

  不表惊奇,只叹了一口气。德国人一点儿也不懂什么叫谈判,要谈判,你就

  得有耐心,并对谈判对手有所了解。这两条却恰恰是元首所缺少的。

  奇怪的是,4天后,克莱施特发觉克劳斯异常兴奋。苏联大使馆的消

  息提供者刚通知他,莫斯科即将采取另一个激烈的行动!前苏联驻柏林大使,

  现任副外交委员杰卡诺索夫将于一周内抵达,他有权直接与克莱斯特对话。

  但这是有条件的:克莱施特必须于杰卡诺索夫抵达前回到斯德哥尔摩;德国

  人必须公布双方预先达成协议的信号——让里宾特洛甫与罗森堡辞职一信号

  也表明,克莱施特有权参加谈判。“你觉得如何?”克劳斯问,脸上露出了

  焦急和迫不及待的神情。“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沉船打捞起来!现在,

  希特勒只须上船启航便可以了,从此他便可摆脱困境。他愿意干吗?”

  9月10日,克莱斯特将一切向里宾特洛甫作了汇报。可以预言,这

  位外长很是伤心,也很生气。德苏关系是他一手培植出来的,现在呢,谈判

  的前提条件却是要他辞职!他也怀疑,资历像杰卡诺索夫那样的人,是否会

  被用来玩弄和谈这种把戏。片刻后,他的新闻发布官插话说,莫斯科电台刚

  刚宣布:杰卡诺索夫即将离苏赴索非亚担任大使。里宾特洛甫说,这正好证

  明了他的疑点。更加了解苏联人的策略的克莱施特说,这是克里姆林宫提供

  的证明。它表明,杰卡诺索夫确与此事有关,他之所以在中立国国土上出现,

  为的是要谈判。他建议宣布一条消息:舒伦堡刚被指派为德国驻索非亚的大

  使。里宾特洛甫大摇其头。元首是永远不会把舒伦堡派到索非亚去的!克莱

  施特耐心地解释说,斯大林也不是真的要把杰卡诺索夫派到那里去的。“两

  国公布的消息只是作为一个信号,只有‘算命先生’才明白,别人是谁也不

  明白的。”

  里宾特洛甫看到了光明之所在,重又积极起来,立即起程前往“狼穴”。

  他于当天深夜回来,表现有点儿愚钝,因为希特勒所给的指示含糊其词:克

  莱施特必须私下告诉克劳斯,他目前尚不能返回瑞典。“想办法不要断线”,

  里宾特洛甫说,“元首想弄清楚俄国人打算走得多远。”次日,克莱施特又被

  叫了去。这次会见是绝对令人气馁的。元首业已作出决定,无论如何不与苏

  联人正面接触,即使短暂的。克莱施特垂头丧气地走了。他们已如此接近了

  ——却又没有成功。

  (7)

  希特勒断然拒绝与斯大林谈判一事,刚好发生在一个奇特的时刻。4

  8小时前,9月8日,即盟军渡过了西西里岛与意大利南端之间的狭窄的海

  峡后不久,巴多格里奥元帅领导的意大利新政权便宣布已与西方签订了停战

  协定。希特勒自己虽曾预言巴多格里奥定会出卖德国,但此事仍令他深为震

  惊。他料想不到的是这次的出卖竟会干得如此卑鄙(他曾对被匆忙召来的戈

  培尔这样说过)。

  希特勒对在撒丁和科西加岛上5.4万名德军的命运很是关切,但又

  生怕盟军会利用这一机会开辟第二战场——不久前英国进行的狂轰滥炸,不

  消说,是很令人担忧的。东线的另一危机情况也令他生畏:在苏军的重压下,

  德军正节节向第聂伯河撤退。

  在此情况下,戈培尔觉得不知是否可与斯大林搞点儿什么。“绝对不

  行”,希特勒说,“与英国讨价还价还倒容易些;到一定的火候,他们会变得

  明智起来的。”戈培尔不同意此说,他认为斯大林是个讲究实际的政客,较

  容易接近。丘吉尔是个浪漫的冒险家,连道理都不讲。“或迟或早”,戈培尔

  预言,“我们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倒向这个敌人一边呢,还是倒向另一

  边?时至今日,德国还未赢过两条战线的战争;这次,它终究也会吃不消。

  让步是不能不做的。”他指出,1933年因要求提得不适当,未能取得政

  权。“1932年8月13日,我们提出了绝对的要求,因此我们才失败的。”

  首先,必须承认意大利已丢掉了;他敦促元首立即就此问题向全国发表讲话,

  人民有权听到坦率的讲话,也有权听到元首的鼓励和安慰。

  希特勒勉强同意了。9月10日晚,希特勒在“狼穴”发表了一篇长

  20页稿纸的演讲。这篇演讲是录的音,在柏林向全国播放的。“我无条件

  坚信胜利”,他说,“这个信念不只是建立在我自己的生命的基础上,而且也

  是建立在我们的人民的命运上。”不管是时间还是武力,均不能把德国人民

  压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