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威。数以百计的安插在听众中的党的追随者也加入了助威的行列。赫尔
曼·埃塞登上一把椅子,大声呼喊说,巴伐利亚目前之落后状态完全是犹太
人造成的。此话一出,听众便同声高喊,要求巴勒斯特“将发言权让给”希
特勒。为了防止争吵,有人关上了电灯。结果却是混乱。灯火重新亮后,冲
锋队涌上讲台,将巴勒斯特团团围住,将他痛打一顿,并将他抛进听众席里。
在警方调查此次扰乱事件时,希特勒毫无悔改之意。“没有什么”,他
顽固地说,“我们达到了目的。巴勒斯特没有讲话。”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希
特勒与埃塞二人得到通知,他们将因扰乱治安而受到审判。对他俩审判所激
励的却是暴力。11月4日,当希特勒在慕尼黑的霍夫布劳斯酒馆讲演时,
暴力事件爆发了。晚7时45分,希特勒进场时,大厅里挤满了800多人。
妇女们被通知坐在前排,尽量远离太平门。这番警告并未把马格达莲娜·施
威耶太太吓走。她是希特勒住所对面一家蔬菜水果店的老板娘,也是希特勒
的忠实追随者。
“我激动过分,并不真正害怕。麻烦就在眼前,这是明显不过的。厅内
多数人都是赤色分子。”事实上,来自马非工厂、伊萨利亚仪表厂和其他工
厂的怀着敌意的工人,在人数上远远超过了希特勒的追随者。另外,党也不
再享受巴伐利亚政府的暗中保护,因为总理冯·卡尔已被迫辞职,让位给了
更温和的温和派。
希特勒发现,社会民主党人比他来得更早,且占了大部分位子,便下
令把所有门关闭。
他对冲锋队员们(约有50人左右)说,他们效忠运动的机会到了,“除
了死后被抬出去,否则,我们谁都不准离开大厅。”他们的理论是,进攻是
最佳防守,所以,一发现暴力的迹象,就立刻袭击。“回答是三声‘万岁!’
一声比一声粗。”希特勒这段带浪漫色彩的叙述,在他的追随者的回忆中也
得到反映。如同希特勒毫无疑问是这样看待自己一样,他的追随者们也是这
样看待他的:必须靠战壕里出来、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才能为祖国恢复
荣誉和光荣。
正当希特勒朝讲台走去时,工人们高声喊叫,以示威胁。希特勒置之
不理,继续前行。
此时,赫尔曼·埃塞已站在前边的一个讲台上,叫大家安静,准备开
会。他跳下台,希特勒登台开讲。开始时,会场上传来“呸!”声,但是,
即使前来讥笑的人们也不得不洗耳恭听。这样,他便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
讲了半个多小时。不过,他的对手们正在等待时机下手——他们把不计其数
的啤酒瓶子藏在桌下,以充当武器。猛然间,某人打断了他的讲演,希特勒
大声反驳。大厅内,愤怒的喊声此起彼伏。有个男人跳上椅子,高喊:“自
由!”有个啤酒瓶朝希特勒脑袋飞去。接着又有七八个飞将过来。“蹲下!”
前排的小伙子们朝妇女们喊道。施威耶太太应声蹲下。“除了怪叫声,啤酒
瓶的乒乓声,扭打声,被推翻的橡木桌椅声和木椅的折断声,你什么也听不
见。厅内,他们大打出手。”
出于好奇,她抬头一望,只见希特勒仍站立不动,尽管啤酒瓶在他周
围四散乱飞。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冲锋队员们,大显身手,凶狠扭打,不到半
小时,敌人全被赶下了楼。看上去,厅内好像刚挨过炸弹似的,桌椅全被打
翻,到处都是啤酒瓶。
在嘈杂声中终于传来了赫尔曼·埃塞的声音:“继续开会。请发言人继
续演讲!”
希特勒继续演讲时,他的冲锋队员们有的在包扎伤口,有的被抬了出
去。希特勒讲毕,掌声四起。就在这时,一位警察急急忙忙跑了进来,大声
喊道:“散会!散会!”
(5)
霍夫布劳斯的争吵向希特勒证明,只有不惧怕使用武力者才能取得成
功。那晚的胜利使希特勒及品德国全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威振四方。但是,随
着党员人数的增加,诚实善良的市民们便要求结束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巴伐
利亚新政府也急于遏制希特勒,但又需要确实抓住希特勒挑衅的把柄。新政
府发给希特勒一张携带手枪的许可证,以示公平较量。
他之炫耀武力,是全德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民众表示不满的先兆。那年
早些时候,德国拒绝了盟国增加战争赔款的要求,法军和比利时军占领了杜
伊斯堡和杜塞尔多夫,以示制裁。
两个月后,盟国发出最后通牒,要德国每年支付20亿马克,连同德
国出口总额的25%,作为赔款。通牒还同时威胁说,若不答应,他们便将
鲁尔区全部占领。
温和而保守的内阁决意不从,但此时已由政府控制的“中央党”却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