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81)

  级家庭的女儿。由于股票市场操纵者兴风作浪,这家人被搞得穷困不堪,只

  好忍饥挨饿。电影中有人们在肉铺前整夜排队买肉的真实镜头。影片是以疯

  狂的人们进攻靠苦难发财的屠夫结束的。)

  自1月以来,希特勒吸收了约3.5万名新党员。到10月中旬,希

  特勒更加相信,人民已作好了进行另一次革命的准备。“当我的狂想和对整

  个德国人民的热爱要我这样做的时候”,希特勒对纽伦堡的听众说,“我只能

  采取行动。”讲演时,他从未这样动过感情。”你真无法想象,这人开始演讲

  时,听众有多安静。”那年10月,一个炽热的追随者在她的家书中写道。

  全体听众好像不能呼吸似的。“有时候,我几乎觉得,为了取得男女老幼的

  无条件的信任,希特勒使用了符咒。”另一个入迷的听众离希特勒之近,几

  乎使他看清了他如何唾沫横飞。“对我们说来,此人是个旋风式的苦行僧。

  但他知道如何燃起人们胸中的火焰。他不是用辩论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在

  煽起仇恨的演讲中是不灵的,而是用狂热地高声喊叫的方法,但主要的还是

  震耳欲聋的重复和在一定程度上富有感染力的节奏。这他学会了。

  这种方法能强有力地鼓动人心,且具有原始的和野蛮的效果。”

  在巴伐利亚,这种煽动性演讲所带来的压力,使冯·卡尔无法执行其

  公务,尽管他有独裁的权力。虽然上司要他遏制希特勒的暴力,但巴伐利亚

  的许多领导人都向他施加压力,要他温和地对待希特勒。巴伐利亚的和平原

  是民族主义的和保守的,对希特勒之粗暴行径和激愤言论,虽然许多人表示

  遗憾,但他们也与他一样,梦想德国强大和恢复青春。“一些原是受人尊敬

  的感情,却误将人们引上纳粹的岐途”,巴伐利亚民主党一个自由派党员说,

  “这些人原也想真诚地为国为民服务。”出于这个原因,巴伐利亚警方人士

  虽然满腔怒火,却未怎么干预希特勒的暴力。巴伐利亚的陆军司令奥托·冯·洛

  索夫将军,在柏林来令要制裁希特勒并封闭其报纸时,抗拒了这一要求。由

  于洛索夫继续违令,遂被解职,但这一行动激怒了巴伐利亚政府,他反而被

  政府任命就任巴伐利亚州国防军司令。

  次日,全巴伐利亚驻军集体违令,几乎等于叛乱。他们向巴伐利亚政

  府宣誓与魏玛共和国脱离关系,“待巴伐利亚与帝国的关系重新得到调整

  时,本人才恢复服从上级军官的原则”。这是合法的、正式的没有暴力的反

  叛——尽管如此,它仍是不折不扣的反叛。“不会发生国内战争的”,巴伐利

  亚一内阁成员私下对罗伯特·墨菲说,“只不过是国家这条航船太偏向左边

  罢了。纠正这种情形,过去是,现在仍是巴伐利亚的责任。”

  冯·卡尔委员本人也发表文章攻击联邦政府。在《慕尼黑日报》上,

  他为巴伐利亚之违令开脱,并号召推翻古斯塔夫·斯特莱斯曼总理的新政府。

  斯特莱斯曼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笃信自由和政治权利。斯特莱斯曼自身也是

  民族主义者。他攻击说,在普鲁士,有3.2万名马克思主义者占据了各种

  官职,“因此,国内的政治纯粹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说,他们是与事物发

  展的自然规律背道而驰的。他们的目标是强迫、鼓动、煽动和街头打架。外

  交政策正变成国际化,而那些控制外交大权的人们却处心积虑,不让德国再

  次强盛。”这些思想和言论,与希特勒的,可说如出一辙。

  数天后,冯·洛索夫将军——尽管被魏玛共和国解职,此时仍指挥其

  部队——据报道,作了一次讲演,宣称只有三种可能性:一切如常,“依旧

  老牛拉破车”;巴伐利亚与帝国脱离;向柏林进军,宣布对全国实行专政。

  希特勒全力支持最后一个建议。把巴代利亚从联邦政府中游离出来,这是不

  合希特勒的口味的,因为一旦独立,巴伐利亚又可能建立以皇太子卢伯莱希

  特为国王的君主政体。(*为了说明希特勒内层之不和谐,罗姆上尉曾两度试

  图与卢伯莱希特皇太子合作。第一次,他跪在卢伯莱希特跟前,合掌哀求他

  与希特勒合作;他被“不怎么友好地”斥退。第二次,罗姆建议,由希特勒、

  鲁登道夫和皇太子共同统治巴伐利亚,以此州为基地,由各爱国组织共同起

  义,武装入侵北德,将之并吞。“我对他说,这是胡说八道”,卢伯莱希特的

  政治顾问回忆道。”)然而,如果马伐利亚不宣布独立,他是否能迫使冯·卡

  尔委员和冯·洛索夫将军加入他的阵线向柏林进军?罗森堡和施勃纳·里希

  特对此作了回答。他们的计划是,在11月4日庆祝“德国纪念日”那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