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英]约翰·科斯特洛【完结】(195)

  幽灵般地缠住了日本领导人——的人质。他们被迫采取守势,并且发现为了

  增援在他们环形防线上的这个受到威胁的岛上前哨阵地,将耗尽他们的兵

  员、飞机和船只的后备力量。诚然,飞机制造厂和造船厂的工人可以日夜加

  紧干,但是要超过美国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无疑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竞争。

  再者,日本根本无法物色列人员来取代数千名在中途岛和珊瑚海的航空母舰

  大海战和瓜达卡纳尔战斗中牺牲的那些受过严格训练的海军飞行员。到了一

  九四二年底,日本军事优势之矛已经被磨钝了。

  与上一年十二月的阴郁情景适成对比,随着战争态势的转变,同盟国的

  士气大振。对英国人而言,一九四二年的圣诞节是三年中最美好的,有消息

  说德国人在北非受到同盟国军队的夹击,俄国人也在斯大林格勒缩小了包围

  圈。“轴心国意识到他们必须赢得四二年的战争,不然就会全局皆输,”一

  月六日罗斯福以此作为他的国情咨文的开场白。他宣布美国军火生产已取得

  巨大增长,并说:“我断定希特勒和东条将难于向德国和日本人民解释何以

  ‘腐朽的、无能的民主制度’竟能生产如此众多的武器、弹药、装备——还

  有斗士!”这番话博得了国会议员们起立喝采。

  两天以后,总统乘火车离开华盛顿,诡称到佛罗里达休假。但实际上,

  他在迈阿密登上了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水上飞机。他和他的助手霍普金斯以

  “P 先生和Q 先生”的名义踏上了漫长的旅程。他们经由南美,横过大西洋,

  沿非洲海岸北行抵卡萨布兰卡,那儿联合参谋长会议正举行预备会,试图弥

  合战略上的分歧。这种分歧再次导致盟军统一指挥面临发生分裂的危险。

  同盟国的胜利带来了如何将战争打下去的战略僵局。斯大林要求兑现开

  辟欧洲第二战场的诺言;英国参谋长委员会由于大西洋航线遭到德国潜水艇

  的袭击希望把进攻法国再推迟一年,并要求趁北非胜利之机把地中海攻势扩

  大到意大利。丘吉尔称这个地区是轴心国的“软腹地带”。尽管打击这个地

  区是他所赞许的战略,但他知道美国军事首脑强烈反对这样做。英国人担心,

  如果金海军上将能够成功地将所罗门群岛战役扩大成为规模更大的太平洋攻

  势,他可能使参谋长联席会议放弃“欧洲第一”的承诺。

  为了打破这种“联合的僵局”,首相致电总统:“要取得军事形势所需

  要的至关重要的战略给论,唯一能令人满意的途径是你我去会见斯大林。”

  于是开始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交换意见,以求商定合适的时间和地

  点。罗斯福倾向于摩洛哥,“舍蒂尔锡特的木筏而求宜人的绿洲”,但是斯

  大林与一八○七年会见拿破仑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不一样,他对一个流于礼

  仪的首脑会议不感兴趣。他想要的是第二战场,但他已意识到一九四三年年

  内他是不大可能如愿以偿的。丘吉尔给罗斯福打去了电报:“他(斯大林)

  觉得从信件中也能如口头一样得到这句话(即一九四三年不会有第二战

  场)。”这是在这位苏联领导人为自己找到借口之后会这样想,他会说因为

  斯大林格勒前线的战斗是”如此地激烈,使得我本人不可能脱身,哪怕仅仅

  一天。”

  卡萨布兰卡的争执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决心与俄国人一样强硬,不允许英国在发动一次

  越过英吉利海峡进攻的承诺上耍滑头,他们已经为这次被称为“象征会议”

  的会晤作了准备。他们交给总统一份措词强硬的表明立场的文件,让他在长

  途飞行中去啃。可是当他们抵达在安发的那座重兵把守的、俯瞰波光粼粼的

  大海和卡萨布兰卡红色屋顶的白色别墅的时候,发现英国三军参谋长会议带

  来了一个庞大的计划班子,还有一大堆备忘录和一艘与伦敦不断联系的通讯

  船。他们在出手向美国人推销他们的战略时占了优势,后者在人数上也被对

  手超出,因为他们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李海海军上将在迈阿密时病倒了,

  为此他们只带了最低限度的必不可少的备忘录和两个参谋计划军官。

  一九四三年一月十四日,当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安发旅馆擦得锃亮的

  桃花心木桌子上开会的时候,他们与其盟友之间既缺乏团结又短少伙伴的合

  作精神。“在时机成熟之前发动一场毫无结果的进攻只能给自己带来灾难,

  对俄国也无裨益,而且对整个被占领的欧洲是一场蹂躏。”英国司令官们在

  表明立场的文件中这么争辩,并且还详尽地申述了为什么在未来一年中进攻

  法国将是徒劳而无功的理由。与此同时,这个文件还无可辩驳地提出:为了

  除掉德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主要轴心国伙伴,应把北非行动先扩大到西西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