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英]约翰·科斯特洛【完结】(213)

  进攻菲律宾所需的海军基地。

  当麦克阿瑟收到命令的时候,他认为这是金海军上将为了海军向太平洋

  中部挺进而削弱他向马尼拉进军的又一步骤,他的猜疑并没因为有马歇尔拿

  糊其词的保证而有所减轻,后者的保证是在通向东京的征途上尚未确定下一

  块踏脚石应该在哪儿。“对于西南太平洋的盟军来说,合乎逻辑的下一步是

  夺取棉兰老岛,然而也可能会发现通过小笠原群岛诈此努力也是可行的。”

  美国陆军参谋长还表示最后的决定将取决于麦克阿瑟北上新几内亚海岸的前

  进速度。

  莱城和萨拉莫阿争夺战

  一九四三年八月美国第五航空队猛烈轰炸了新几内亚沿海的日本基地以

  阻止增派援军的企图,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空军飞行员从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

  新的简易机场起飞,在俾斯麦海上空进行“搜索驳船”的巡航飞行,对新几

  内亚的胡翁半岛海岸以及新不列颠外的水域进行搜索,寻找用来向莱城,萨

  拉莫阿和芬什哈芬渡运部队的摩托艇。有一百五十多艘驳船被击沉,这样就

  迫使敌人从莱城派遣更多的部队从陆路增援萨拉莫阿,从而使莱城驻军进一

  步减少。麦克阿瑟由于有“尤尔特拉”情报小组的帮助,能随时掌握他诱使

  拉包尔日本司令部相信这将是他的下一个目标的计划究竟进展如何。为了提

  供更多的空中保护,有两百架飞机已集结在新几内亚沿岸的韦瓦克日本基

  地,它位于守护着胡翁半岛这两个港口以北三百英里处。肯尼将军的第五航

  空队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突然袭击,把敌人的空军机群全消灭在地面上。对

  于日本人来说,一九四三年八月十七日是“凶日”,他们在新几内亚的空军

  几乎全被消灭。“这是一次时机绝妙的痛击,”麦克阿瑟记录道,毫无疑问

  他对于太平洋战争的第一天他在菲律宾的空军所遭到的同样命运还记忆犹

  新,“再没有比飞机停留在地面上更无能为力的事了,”他评述说。

  在只剩下不到六架飞机保护这个港口的情势下,要攻占目前戍守不强的

  莱城的主要障碍已经被搬掉了。九月四日盟军的进攻开始了,由于浓雾帮了

  大忙才免受(从拉包尔飞来的)日本飞机的袭击。美国陆军第四十一师和在

  战争中得到磨练的澳大利亚第九师的阿拉曼战役老兵在莱城以东二十英里登

  陆,他们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于是在第二天上午就迅速地朝港口推进。

  美国第五○三伞兵团实施了进攻的第二次打击,他们空降占领了马克翰

  姆河上游十五英里处的纳德扎布。麦克阿瑟早就坚持要乘他的被恰如其分地

  叫做“巴丹”的B—17 座机去观看由九十六架C—47 运输机运送太平洋战争

  中第一批大规模空降部队的壮观场面。肯尼将军担心“只拿五个美元月薪的

  日本飞行员会把你穿个窟窿”,但是这位四星将军根本不理会这个担心,他

  所操心的只是他可能会晕机以至“在小伙子们面前丢脸。”

  总司令并没有晕机,因而也能够视察“一切都进行得如同时钟般正确无

  误”的空投行动。两天之内他的伞兵部队就已经攻占了纳德扎布的简易机场,

  并立即从那儿出动飞机前去轰炸莱城。九月十九日,美国和澳大利亚军队开

  始收拢莱城的包围圈,在萨拉莫阿陷落前二天,日本司令部企图弥补他们的

  失误,召数千名部队以强行军国防莱城,但是此刻为时已晚,六天以后莱城

  就被攻克,迫使九千余名残敌踏上唯一的逃生之路——需历尽艰辛翻山越岭

  才能通达新几内亚的北海岸。

  麦克阿瑟利用进攻气势正盛之机,加紧步伐,提前发动了“硬币”行动

  中的下一步行动——进攻位于胡翁半岛顶端的芬什哈芬港。九月二十二日澳

  大利亚第九师的第二十二步兵营登上了岸,原先预计只会遭到数百名守军轻

  微抵抗竟变成了五千多名日本人的顽强反击。经验丰富的澳大利亚部队施尽

  了浑身解数才于十月二日占领了港口,并即时派来援军轭守,因为此前收到

  了情报:日军第二十师团正倾全力而出,沿新几内亚北海岸进犯。

  盟军已经控制了胡翁半岛从而有了入侵新不列颠的出发基地,其速度之

  快使在岛另一头的拉包尔日本司令部吃惊非小。位于东南三百英里的所罗门

  群岛的最后一个岛屿布于维尔的驻军,现在成了介于日本在南太平洋的这个

  主要基地与另一翼美国进攻部队之间的唯一日本部队。帝国统帅部又一次推

  翻了自己的成命,命令今村把他所有的后备力量转而坚守最后的堡垒岛屿布

  干维尔。

  联合舰队受命配合行动,但是古贺海军上将正在准备对付美军对中太平

  祥弧形防线上岛屿的进攻,已经把他舰队的大部从特鲁克岛前移到埃尼威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