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英]约翰·科斯特洛【完结】(298)

  尼安出发,他跟着这架飞机本来的驾驶员弗雷德里克·博克少校后面,博克

  为了此次使命,同他互换了飞机,这架B—29 的机舱里吊着美国的第二枚核

  武器,“大块头”钚弹,科学家们希望它会发挥出比三天前扔下的铀弹更大

  的威力。他的任务进行得不很顺利。在装置这枚武器时,技术上发生障碍,

  还有那天夜间当“博克之车”雷鸣般向着它的主要目标小仓的巨大军火库飞

  行时,气候报告又不佳。黎明时小仓城上空复盖着厚厚的云层,于是斯威尼

  决定到另一个预备扔炸弹的地区长崎试试。当他的飞机在上午十一时前不久

  到达这个城市时,他的储备油箱坏了,他决定不顾命令,使用雷达进行轰炸。

  但爆炸手在云层中看到一个窟窿。

  “大块头”怀弹的爆炸,产主一个毁灭性的火球,消灭了三万五千人,

  夷平了城市中心,但是它的破坏程度不广,因为城市周围都是山,局限了炸

  弹威力的影响。

  在第二颗原子弹在日本本上晴天霹雳似地爆炸以前的几个小时,守在满

  洲边境的天皇的士兵遭到大规模的炮火轰击,此事引来红军的数百辆坦克和

  飞机发动拂晓攻势,象潮水一般冲入日军阵地。然而,即使俄国的进攻势不

  可当,也仍然打不开日本内阁中军国主义者同和谈派之间的僵局。他们一直

  争论到黄昏,无所作为和恐惧使他们瘫痪。午夜时分,他们体会去参加天皇

  主持的御前会议。外务省的方案是:他们除了接受波茨但宣言外别无选择。

  这个方案遭到陆军大臣阿南的反对,他决不能接受皇军还有“投降一说,他

  声称他们只有战斗到底,以求“死里求生”。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了多少小时还是没有结论,”铃木海军大将最

  后疲乏地宣称,他自始至终保持着貌似中立的态度。“形势确实严重,但是

  我们也没有徒然消磨时间。我们没有先例可援——我也觉得十分为难——但

  现在我将以最崇高的敬意请求天皇陛下发表意旨。”

  八月夜晚的闷热,使皇家图书馆下面的皇家防空洞里的气氛至为窒息,

  但是首相提出的令人吃惊的要求,却使御前会议的成员们不寒而栗。陆军大

  臣立刻抗议这种没有先例的违宪做法。天皇的职责在于批准,不是忠告大臣

  们。裕仁抓住他被提供的这个机会。他的几乎毫无表情的、尖细的声音谴责

  了“旷日持久的流血和暴行”的无济干事,他同意,波茨但宣言要求解除军

  队,惩罚战争领导人,确属“不能容忍”。“但是时间已到,我们不得不容

  忍不可容忍的事情。”

  第三十六章“现在算清账了”

  天皇打破了僵局。现在御前会议不得不接受无条件投降了。第二天上午

  召开全体帝国会议,以便决定接受波茨但宣言,“带有这样的谅解。即该宣

  言并不同意任何有天皇陛下作为统治者的特权的要求。”阐明这一点的电报

  发到驻各中立国家的日本公使馆。

  华盛顿的反应很迅速。总统和他的顾问们赞成接受日本投降,并同意他

  们的答复必须涉及阐明天皇的地位,但又不必完全迎合日本的条款,英国人

  表示同意,同盟国中只有俄国人抱怀疑态度。斯大林要他的军队在停火之前

  尽可能地深入满洲。

  “这是一个和平警告,”尼米兹海军上将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告知

  太平洋总部说,这时候无线电向日本广播了同盟国的答复,并通过在瑞士的

  外交渠道通知日本。东京得到的答复说:“从投降的时刻起,夭皇的权威和

  日本政府将服从同盟国最高司令。”同时,斯帕茨将军奉命再准备好两枚原

  子弹,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就去扔原子弹。就在宣布日本接受波茨但宣

  言的那一天,没有扔炸弹,而是李悔派他的空中堡垒到敌人首都上空撒了传

  单。

  同盟国的答复在日本内阁产生了更为激烈的分裂,天皇的神圣天性可否

  服从不过是世俗的权力。当有人指出,在明治天皇以前的时代,帝工曾“服

  从”将军的权力时,这个宗教语义学的问题就解决了。陛下为了结束战争而

  接受同盟国的条件的坚定决定,由日本政府同盟新闻社于那天下午正三时以

  前通过无线电向全世界转播了。广播宣称:“据悉,接受波茨但宣言的皇室

  文告马上就要发表了。”全世界等待着的时候,整个日本以及它在东南亚各

  司令部的感到吃惊的军官们接到通知,要在第二天上午立刻遵照天皇的号召

  放下武器。人们认为让皇帝夭神在这样一个重大场合来进行他的第一次广

  播,对天皇来说实在是太冒风险的考验。日本广播协会无线电的电台技术人

  员在那夭傍晚被召到皇宫去安装录音设备。当裕仁最后被引进到麦克风跟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