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行动,率先保卫整个地区”。一九三一年日本人把军队派往满洲时,他
的前任曾经拒绝过这种做法,赫尔本人在中国的战事扩大时也曾多次反对直
接卷入。到了一九四一年最后的一个月,美国已经濒临对德作战的边缘,促
成太平洋冲突既不是他的政策,也不是总统的政策。
因此,赫尔、显然还有罗斯福在十一月二十五日晚上已经完全下定决心,
着手达成一项临时协议,设法赢得时间。亨利·摩根索表示反对,他为蒋介
石的姻兄宋子文的一些刺耳的话所激怒。内政部长伊克斯也会始终反对使“钢
铁般的坚定”有任何松动,他认为这是唯一能得到日本尊重的政策。重要的
是,一直到后来他才得知有这个临时协议,当时记录上写着,他接下去说,
他本来会辞职,然后指控总统的绥靖行动。以令人生畏的霍恩贝克为首的国
务院持强硬路线的官员并不讳言他们对此不同意。显然有这样的危险性,美
国被迫改变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的不妥协政策去作一笔交易,最后将证明是同
一九一七年的蓝辛-石井协定一样的调和退让。罗斯福和赫尔当然很清楚东京
的强硬语调,因为他们从“魔术”小组截获的材料中窃听到了一切。
“对美国政策的一个相当全面的谴责”
尽管华盛顿表现出悲观情绪——在所有的官方文件中都细心加以强调—
—认为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同日本取得暂时和解是不可能的,但却是美国单
方面决定放弃寻求临时协议的。据英国外交部的一份秘密报告说:“总统和
赫尔先生..都充分意识到他们所干的事。”他们曾多次受到约瑟夫·格鲁
大使的告诫,日本已被推进外交绝境,战争是它唯一的出路。这肯定是英王
陛下当时驻东京的大使罗伯特·克雷吉爵士的看法,他的报告(是他离任回
国后才归档的)使得外交部常务次官亚历山大·卡多根爵士认为,这是“对
美国政策相当全面的谴责”。卡多根在他那份引起争议的备忘录中写道:“我
认为,若是当初能够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同日本取得妥协,包括日军撤出印
度支那南部,对日战争本来不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看法重申了美国驻东京大使的电报和报告,但是丘吉尔认为这些意
见很逆耳,当克雷吉的报告终于在一九四三年九月流传开来后,他曾设法加
以压制。首相指出,“这是一份非常古怪的文件,也是一份应该认真保密的
文件”,显然他是担心,由于提出罗斯福或许在某个方面对加速战争的爆发
负有责任一事,对英美关系可能造成损害。“对所发生的事情比这个文件更
加片面、更加亲日的说法,我以往简直未曾见过..。”他还把同日本的决
裂写成好象是十足的灾难。“..[ 其实] ,日本袭击美国,因而使美国全力
投入战争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这种和解是否实际可行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决定放弃临时协议的是
美国——从而使太平洋战争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更引人入胜的正是十一月二十五日晚间到第二天早晨发生的事,当晚科
德尔·赫尔(从一切可以得到的证据来判断)显然打算在上午十时向日本人
提出美国的临时协议文本。后来,在二十六日,他在电话中同陆军部长交谈
时宣布,他“差不多已经决定”不提出休战建议,“而是把事情全部推翻—
—去对他们说,他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建议了。”
从后来发生的事件来看,证明这项决定是美国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决定之
一。可是,如果我们要去相信那些有关的人批准留给后代人的文本,那么看
起来应该认为,这件事是发现了日本人口是心非之后的愤怒反应。究竟是哪
一件证据促使总统和他的国务卿猛然彻底改变了主意,决定切实做到断绝外
交交涉,从而危及美国的全部军事战略,还始终是人们猜测的问题。
新的证据出现了,国务卿和陆军部长作的解释原来已经为人们所接受,
现在又投上了疑云,在作出决定使袭击珍珠港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上,他们
两人都是工具。
十分有趣的是,他们两人的说法在侧重点上也有重大的不同。科德尔·赫
尔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出,促使他重新考虑的是丘吉尔夜里来的电报:“首
相想知道,蒋委员长在临时协议中是否只得到‘极少的一份’。他说,中国
是使他担忧的原因,中国一旦溃败必将大大增加我们的共同危险。在同国务
院商讨了这个问题之后,我得出了结论,我们应该取消临时协议。而是应该
只向日本人提出十点建议作为总的解决办法,临时协议本来就是这个解决办
法的先导。”至于构成赫尔作出决定的其他因素,他举出美国的舆论;中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