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的长篇报告更会引起怀疑,他的报告特别提到缺少防范飞机的阻塞气球,
没有保护战舰的鱼雷防护网,并且预测,“这为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造成了
大好机会”。这个情报本来还可能使他们更多地注意到当地的联邦调查局关
于可疑的海外电话交谈报告(当地的一位牙医和日本的一个人的谈话),谈
话内容有时是气象报告和领馆人员在烧毁文件。
这些最后时刻发出的电报却无人注意,尽管在十二月第一周向珍珠港送
过三次截获的材料——太平洋舰队的情报人员本来可能会认为这是很不寻常
的。第一份材料是十一月二十九日截获的日本驻曼谷领事馆发的电报,所以
要先送这份电报是因为文内谈到一项入侵策略,目的在诱使英军越过边界,
使帝国陆军的进攻有正当理由。看来这个文件证实了金梅尔的看法,他认为,
敌人作战的主要地区在太平洋彼岸。他预料,最多不过是可能有些破坏行动,
因为在十一月二十七日收到海军作战部长的战争戒备令的第二天,斯塔克转
达了陆军的警戒信号是命令进入破坏活动戒备状态。十二月三日金梅尔收到
了他在斯塔克信号之后得到的最重要的警告,战争迫在眉睫:“已经收到极
为可靠的情报,昨天已向日本的各领事馆发出必须绝对服从的紧急指示..
焚毁和销毁密码。”第二天,这件事得到另一份“魔术”小组截获材料的证
实——所以三天以后,海军从当地的联邦调查局听到日本领事和他手下的人
在拼命烧毁大量文件时,显然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准备送交金梅尔的唯一的另一份“魔术”小组报告后来由于国会举行听
证会而具有重大意义。就是那个“风向”信息,是十一月十九日用J19 密码
播发的。由于这种电码在译电顺序中不占优先地位,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才
同“魔术”小组截获材料一同送出。其中规定了广播密码用语,“以便在紧
急时刻(有断绝我们的外交关系和切断国际通讯的危险时)使用”。实际上
有两套密码用语,但是第一组谈到气候,准备在东京电台短波广播里连播两
次,这些密码引起人们极大的兴奋。东风有雨是指日美关系处于危险状态;
北风多云是指俄日关系受到威胁;西风晴朗是指英日关系处于危险状态。
“风向”指示的译文在美国情报机关引起很大的兴奋,因为人们认为,
收到三种天气顶报中的任何一种都将表明战争近在眼前。把这种天气预报印
制成卡片分发,并且对日本的广播实行昼夜监听。从各监听站到海军各情报
中心的电传电讯不断传来报告,都说听到了这种或那种预报。所谓“风向”
信息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作为战争警报的内在价值——在日本发动袭击前的
最后一周,“魔术”小组破译的许多其他截获材料里也有这种信息——而在
于在随后的调查期间,东风有雨成为有争论的问题。关于是否曾经收到过真
的信息,以及为什么没有送往太平洋的各司令部之争暴露了华盛顿海军人员
之间有深刻的分歧,由于特纳海军少将的作战计划局把威尔金森上校的海军
情报局的职能限制为单纯收集情报的做法使分歧加深了。站在两派之间的是
利·诺伊斯海军上将,他作为通讯联络主任声称他应该公正,应该同两种观
点合作。“蛮横的”特纳在斯塔克的默许下始终坚持他有权审查和控制情报
传递。
诺伊斯海军上将对未能把陆军十月九日译出的电文转交金梅尔海军上将
一事负有责任,这封电报透露日本人已命令他们驻檀香山的领事馆在作详细
报告时要把基地分成区。军事情报局把所谓的“炸弹阴谋信息”看作是准备
作破坏活动的证明。但是十二月三日,经斯塔克批准坚持要修改海军远东问
题专家A·H ·麦科勒姆上校要求送交太平洋舰队司令的两页半简短备忘录的
人正是特纳。这份备忘录将使金梅尔完全了解谈判进行的情况和所能指望的
情况,但是正如麦科勒姆作证时说的那样,作战计划局“把电文作了修改,
使之毫无价值”,因此未将电文送出。但是同一天,威尔金森却接受了劝告
送去“魔术”小组得到的证据,据说日本各大使馆和领事馆都得到命令,销
毁他们的密码。接着收到萨福德提出的第二个警告,其中有意提到“华盛顿
也指示要销毁紫色密码”,使金梅尔惊讶地问道:“什么是紫色密码?”
事情使人痛苦然而却明摆着,随着对日危机达到顶峰,华盛顿海军上层
的分裂也加深了。后来成为参院听证会上著名案件——关于“东风有雨”信
息的争论——目前仍然是激烈争论的中心。从最近开放的文件看来,有趣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