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远航中国的第一艘美国船只的却是纽约的银行家。一七八四年初,“中国
皇后号”抵达黄埔码头。混浊的珠江两岸,货栈“工厂”鳞次栉比,中国商
人在那里做茶时、丝绸和瓷器生意,这些东西是西方人孜孜以求的异国奢侈
品。长期以来,满清统治者只让拥有四千年历史的中华帝国在广州这一个出
海口同外国“蛮子”接触。现在,美国人已经取得了参与这个一直为欧洲人
独占的繁荣贸易的权利。“中国皇后号”在纽约装载的货物所赚得的巨额利
润,对于巴尔的摩、费城和波士顿的商人与金融家来说,无疑是强大的刺激,
他们也想分享这条东西方之间的新的贸易渠道所带来的好处。
英国——她的皇家海军在海上称王称霸——认为要确保对印度的统治,
与其去控制太平洋,还不如使拿破仑的尼罗河战役遭到失败,因为拿破仑的
这个战役的最终目的是要进军东方。年轻的美利坚共和国的领袖们,预见到
了同英国贸易进行竞争的危险。“我们在大西洋和其他国家的商业..必须
付出频繁战争的代价,”托马斯·杰斐逊在英国皇家海军几乎没有采取行动
去制止北非沿岸的海盗袭击地中海的美国船只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悲叹。这
优美国第三届总统认为,大酋洋将永远是“战争温床”,因此,他发起了向
西部太平洋沿岸进军的运动,在一八○三年从拿破仑手里买下了路易斯安那
的大片领土。杰斐逊更担心庞大的军事机构对共和国的自由构成的威胁;因
此,他一直限制刚刚建立的美国海军只能制造小批的武装快速帆船。这支海
军力量用来消灭海盗是足够的,若要依靠它,使美国作为一个中立国家在拿
破仑时代的历次战争中维护自己同法国进行贸易的权利,却是不够的。美国
海军终于在一八一二年同英国发生了冲突,这是一次沉痛的教训,使它看清
了海上实力的严酷现实。初期,美国的“一小批用冷杉木制造的武装快速帆
船”,虽然在斯蒂芬·德凯特和奥利弗·H ·佩里的指挥下赢得了一连串的胜
利,最终还是敌不过强大得多的英国皇家海军。
当美国正在集中精力征服西部领土的时候,拿破仑在一八一五年的最后
失败,使英国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牢牢掌握了海上优势和商业优势。由于相信
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同时又拥有无与伦比的工业生产能力,英国逐渐实行
自由贸易,从而消除了同美国发生摩擦的主要原因。虽然美国在经济上仍然
依赖英国,当英国的商业重心从大西洋贸易,转移到在印度和远东这两个有
希望成为更大的制造品市场的地区扩大贸易往来的时候,美国还是得到了好
处。日益增加的出口所赚得的利润,使五大洲的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到曼彻斯
特、伯明翰和谢菲尔德的而后春笋般兴起的工厂,在这些工厂里,男工、女
工和童工操作的机器和熔炉,将这些原料制成纺织品、机床和蒸汽机。美国
南部各州的棉花在英国的贸易体系中发挥了作用。詹姆斯·门罗总统相信他
可以依靠英国皇家海军来维持大西洋上的安全,排除法国和西班牙的干扰,
因而在一八二一年宣布了其他欧洲国家“不得干涉”南北美洲事务的主义。
“门罗主义”很快就成为美国奉行它的地区帝国主义的独特方式,而且
是美国国策中一个根基十分深固的组成部分,到了一八四五年,它就变成了
《纽约晨报》主编所说的“履行显示我们征服整个大陆的使命”了。“显示
使命”的响亮号召,将不仅仅是同西班牙的前殖民地墨西哥进行战争,以便
把共和国的自由扩展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广阔地域的一个方便的道义借口。
一旦一八四六年的战争迫使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并入美国,英国政府在同一
年经劝说后同意放弃俄勒冈的大部分领土,美国人就有了“窥探东方的窗
户”,向西扩张的精神惯性就指向整个太平洋了。对华贸易的巨额利润是一
个刺激,德比、德拉诺和阿斯特时代的许多商人在这一贸易中成了百万宫翁,
制造了一家报纸所说的靠“亚洲田野里成熟的作物”致富的神话。
给美国商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英国的商业以印度为基地逐步向东发
展,似乎注定也要垄断中国市场的时候,讲英语的不列颠商业冒险家轻而易
举地从这些作物中获取巨利。英帝国的势力之所以横跨全球,多半是因为保
护英国商人的米字旗随着商船而至,或者象在好望角那样,守卫着通往印度
海路途中的战略港口。除了加拿大以外,南亚次大陆是正在兴起的帝国大厦
唯一特别奠定的地基。奠定这个地基的原因是经济,而它的建筑师是扮演英
国贸易开拓者的半自治的东印度公司的职员。一个典型的开拓者是斯坦福·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