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架B—17已返回克拉克机场,三架装上了摄影设备,其余的装上一
百磅和三百磅的炸弹。正午之前五分钟,布里尔顿向麦克阿瑟报告,他准备
“在下午派出一批飞机”。然而这种紧迫感却在慢慢消失,轰炸机驾驶员下
班吃午饭去了。在南中国海巡逻的P—40“战鹰式”战斗机被召回加油,这
是自从接到珍珠港被偷袭的消息后的十个小时中,使驻菲律宾的部队陷于瘫
痪的一系列错误中的最后一个大错误。
正午之后几分钟,设在伊巴机场的那台唯一雷达的操作员发现了入侵的
日本飞机。他用电传打字发报机向克拉克机场发出警报。收报员刚刚和飞行
员一块吃午饭丢了。最后,克拉克机场的一名上尉听到了伊巴机场打来的电
话,对方报告了万分火急的消息,他答应“尽快地”转达雷达发现的情况。
但他的行动不够迅速。伊巴机场的战斗机正在加油时突然遭到一百多架日本
战斗机和轰炸机的袭击。克拉克机场也遭到袭击。
“海军来了,”当三架B—17摄影侦察机开始朝着从机场尽头迅速过来
的小黑点滑行的时候,一名机组人员说道。一名飞行员感到奇怪,高声问:
“他们为什么投锡箔?”另一名抓起照相机。这时响起了空袭警报,回答是
多余的。“那不是锡箔,是该死的日本佬!”机组人员慌忙奔向自己的飞机,
其他人四处逃跑,或者蹲在地上,头顶上第一批敌机呼啸而过,机关炮喷着
火舌,炸弹在地上迸起一团团火球。
三架试图起飞的B—17始终没有飞起来,炸弹将它们炸成一片火海,仍
然整整齐齐停在机库前面的那些飞机也中弹起火。四架“战鹰式”战斗机总
算飞到空中,但无法阻挡三批协调得很好的敌机对克拉克机场的疯狂羡炸。
这是珍珠港事件的重演,克拉克机场和其他机场被炸弹的爆炸和燃烧的飞机
的大火吞没。
下午一时三十七分,日本飞机轰降隆地飞走了,只要数一数烧焦的和正
在冒烟的飞机残骸,就可以看出麦克阿瑟的空军力量所受到的致命打击。只
有棉兰老的十七架“飞行堡垒”幸存下来,四分之三的战斗机被摧毁。在半
个小时中,日本人赢得了得以顺利入侵非律宾所需的空中优势。当天下午,
布里尔顿接到阿诺德将军狠狠责骂他的电话,要他闸明“究竟为什么”在接
到那么多的警报之后还被炸得个措手不及。
新加坡(下午十二时三十分)十八时三十分
在“威尔士亲王号”上,两艘英国主要战舰的舰长和Z部队的参谋官一
起开会,在这次会议上,面色苍白的汤姆·菲利普斯爵士必须决定采取什么
行动来回答前一天下午海军部的来电:“在南中国海行进的日本远征军表明
他们要入侵,根据这种估计,报告海军或空军可采取什么行动。”
混乱的情报纷至沓来,使菲刊普斯海军中将对整个形势没有明确的了
解。日本人在宋卡和帕塔尼的登陆似乎已获成功,来不及执行“斗牛士行动
计划”的印度军队已冒着瓢泼大雨撤出前沿阵地。在哥打巴鲁,日军滩头堡
正向内地推进,威胁着机场。据认为,入侵马来亚和退罗的日本舰队只有两
艘战列舰护航。
在热得象一座蒸笼的司令舱里,菲利普斯大汗淋漓,他现在意识到,他
的成慑使命已告失败。他不愿意让Z部队停在港口内成为敌机炸弹的轰炸目
标。他概述了自己的作战计划:黄昏时启航,摧毁宋卡的入侵滩头堡。成功
依赖于出其不意和战斗机对他的战舰提供充分的掩护。在体会吃午饭的时
候,他致电海军部讲明了自己的意图,并清求皇家空军司令普尔福特少将做
到:
1:十二月九日白天侦察福特岛以北一百英里的海面。
2:十二月十日天刚亮时开始侦察离海岸十英里以宋卡为中心的一百英里
的海面和地面。
3:十二月十日白天在宋卡附近海面上空提供战斗机掩护。
但在马来亚北部日军滩头堡上激烈进行的战斗已使这些要求不可能实
现,因为再过五个小时Z部队就要出海了。
哥打巴鲁(下午四时)二十二时
对日军滩头堡的反攻失败了,流弹从机场环形防线对面的吉兰丹河呼啸
而过,迫使澳大利亚司令官请求准许将他剩下的飞机从斩加坡撤退到南面一
百五十英里开外的关丹。地勤人员和撤退的人流一起离开这座城市,幸存的
印度军队集中起来,准备在当天晚上进行最后抵抗。
新加坡(下午五时三十五分)二十三时三十五分
太阳正从这座殖民地大城市的后面慢慢沉落下去,“威尔士亲王号”和
“反击号”偷偷溜出系泊处,慢慢驶出柔佛海峡。对于亲眼看见它们出港的
少数人来说,这是总督的每日告示的具体表现,这张告示是用英文、马来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